如果說最後少林寺的一切都不是他們能夠得到的,如果少林寺的一切都不是他們能夠擁有的,那麼他們還會為了少林寺的一切而奮鬥嗎?或許會吧,但或許也不會。
生與死沒有既定的距離,對與錯其實沒有一定的界限。因為不論是對還是錯,他都是非常模糊的。
我們從來都不被自己所認同,其實誰都是一樣的。沒有人知道對與錯的界限,沒有人知道生與死的距離,沒有人知道少林寺為了什麼而存在。
“現在我們做的我們付出的我們能夠去彌補的就隻有這些了,沒有人知道還要怎麼做,沒有人知道還要怎麼想,但其實所有的做一項都與我們無關。”
人生都會有選擇,人生都會有抉擇,人生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們自己而做,無論怎麼說,怎麼做,都是他們的事情,與別人無關。
代價都是慘痛的,生與死都是對立的,這七大關卡不論哪個對他們而言,都是能夠赴湯蹈火的,但是卻不能夠做到在所不辭!
生與死的絕對性便是他們能夠做到那樣,不管做到哪一樣,都是他們想做的,與別人有何幹係呢?
有一天會覺得自己是迷茫的,有一天會覺得自己能夠錯過一次,但不問迷茫與否錯過與否,其實師公都知道他不能夠做這些事情了。他現在能夠為自己做的事情實在太少了,他現在想為別人活,為別人做。
或許吧!他覺得自己這樣的人生已經夠完美了,自己做到這一點已經夠讓他知足的了。可是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是他能夠做選擇的,他覺得對就是對嗎?他覺得錯就是多了,他覺得這一切是能夠做到的,便真的能夠做到嗎?
如果有一天他們發現從頭到尾他們做的都是錯的,從頭到尾他們都得不到自己心中的渴求呢!生與死不是他們能夠做決定的,生與死不是他們所謂的絕對。
人生的事情其實是多磨難的,他們覺得自己能夠做到什麼就是最好的一切。可是他們其實從來都不覺得自己做的都是對的,難道少林寺的一切都容易讓他們為自己而複生嗎?
從來都沒有人跟自己說再見,從來都沒有人跟自己說可以,從來都沒有人跟自己說這一切究竟是為了誰,為了什麼?
如果說最終的一無所有便是他們想要的,如果說不論進退,他們都要做自己心中的那個人。他們又能做什麼?
每個人都是覺得可笑的,每個人都覺得別人和自己是不同的,每個人都覺得自己不論怎麼說怎麼做,他們都不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或許吧!至始至終都與他們無關。
“我們現在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了,就不能夠再去說其他的話,做其他的事來告訴自己這一切究竟要怎麼說怎麼做了。”
過去把生與死,我們都不在意。或許吧,我們之間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們所渴求的。或許吧,我們現在不論生於此。不論怎麼樣,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該怎麼做,應該做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