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公,你並不需要看它就此消亡,你隻需要在最重要的時刻出現那便夠了。”
如果說放棄是輕易能夠做到的,那麼懷仁和師公便不會像今天這般痛苦了。因為他們做不到放棄,做不到付出,做不到一切,所以他們就不能夠得到應有的快樂。
我們從來都不被自己所認同,其實誰都是一樣的。沒有人知道對與錯的界限,沒有人知道生與死的距離,沒有人知道少林寺為了什麼而存在。
如果說這七大關卡有某一關是懷仁覺得自己能夠度過的,他也會安心的去度過這七大關卡,而不是在這裏跟師公說這些。隻不過他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是做對的,因此他就不覺得自己能夠過這些關卡。
“其實有些人隻要是經曆過一些磨難,他就會成長。而我相信我的師兄們,他們就是一個很好的苗子,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去成長。”
如果說最後少林寺的一切都不是他們能夠得到的,如果少林寺的一切都不是他們能夠擁有的,那麼他們還會為了少林寺的一切而奮鬥嗎?或許會把,但或許也不會。
如果說生與死有什麼事懷仁和師公做不到的,那便是抉擇的。他們不知道要怎麼去選擇,不知道是去選擇生還是選擇死。他們不知道是要為了自己生,還是要為了別人死,這確實是難以抉擇的。
他們都是多心的,他們都是不願意讓別人知道自己身份的,他們都是不願意讓別人擁有自己所得到的一切的。其實現在所有的人都是這樣,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
“我相信經曆過這些事情之後,我的師兄們一定會努力的成長。他們一定會去展現他們自己的美麗,他們一定會去做最美好的自己。”
七大關卡的所有一切都是被他們所不認同的,他們不覺得自己能夠擁有什麼,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是錯的!
師公知道自己不能夠勸懷仁,因為勸也勸不到。他知道自己即便是勸,也不能夠讓懷仁改變主意。因為懷仁根本就不是那種能夠因為別人的三言兩語就改變自己心意的人。
其實懷仁早就知道了,師公說的是對的,哪怕自己一無所有,至少還有師公在。師公雖然不能夠幫助自己承擔什麼,但是師公可以為了自己去承擔那份苦痛。因為那份苦痛是師公給自己的,所以他能夠很好的領會。
師公覺得自己這麼做已經是夠對的了!師公覺得自己這麼做已經是夠能夠彌補自己的。師公覺得自己做的是對的,可真的是對的嗎?如果真的是對的,那麼這一切又要怎麼去做決斷呢?
“我相信沒有什麼事能夠阻止我師兄前進的腳步的,如果是有,也是他們自己心頭的心魔!至於其他的事情,沒有人能夠阻止他們。”
究竟要怎麼做,究竟應該怎麼做,這些事情其實都不是他們應該想的,或許最終一無所有,便是懷仁能夠得到的最好安慰!隻不過,他沒有發現自己究竟要怎麼做,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