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卷 第三百七十一章 自負(1 / 2)

人應該有自信,卻不能過度自信。一旦自信變成了自負那就是不好的事情。

其實這話有一半是對的,一半是假的。因為懷仁知道師公的性格,所以她覺得師公的這話有些假。

“其實有時候兜兜轉轉這麼多年,想要的能夠放棄的。能夠為自己的能夠去拚的事情,我們都已經做了太多,而這一切其實有一天都會讓我們知道,我們做不到最好。”

“有些時候有些願意,有些放棄是必然現象,我們能夠去做,能夠去彌補,能夠去對自己而奢求的東西太多了。而這些多其實有時候就是為了告訴我們,我們做了那麼多的事情,有一天也是可以忘懷的。”

他覺得師公做的這一切都是錯誤的,或許師公不知道他們之間的距離究竟是哪裏。但是懷仁知道自己現在做的這一些都有一定的意義,他知道終有一天自己會為了自己做過的事情而受到應有的待遇。

懷仁隻真的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了,他和師公都沒有想到事情會發生到今天的這個地步。他們說的越多,做的越多。他們不知道自己是究竟應該怎麼辦,有些人有些事到這裏就應該結束了,難道不是嗎?

他現在就是為了磨,那又怎麼樣?有誰能夠駕馭他嗎?有誰能夠比他更適合做著少林寺的師公嗎?有誰能夠知道少林寺的一切為什麼不歸他管麼?沒有人知道,沒有人知道這一切究竟應該怎麼辦,也沒有人知道這一切究竟應該向著誰。

“看著天上的雲彩紅了,就能知道這天是有多麼的,因為他是硬撐著下的,我隻有見過了太多的懷仁,我們才能知道好人是什麼樣的。”

或許懷仁和師公都知道今日終有一別,可是他們卻不知道,這一別究竟是為了什麼。是為了他日的相見,還是為了今後能夠好好的在一起。懷仁知道自己若真的能夠凱旋歸來,那麼就能夠領導少林寺走向昌盛,能夠看著師公好好的誦經,看著師公好好的旅遊四方。

但若自己不能的話那麼麵對自己的,不過就是一堆白骨而已?任誰都不會對自己有絲毫的憐惜。

不論是懷仁還是師公,他們都清楚的記得當時自己是怎樣的惶恐,怎樣的無助,可是這些又能代表什麼嗎?難道說自己所謂的這一切就一定是對的嗎?難道說對方所做的這一切就一定不是錯的嗎?

“其實我們都已經太過執著著人生中的一切,做不到最好,不願去付出的人,卻為了別人而執著的。”

懷仁覺得一個人可以做錯,但是他不可以永遠都這麼做?他應該明白,如果一個人犯了錯誤,如果他錯上加錯,那麼將會是何種情形?他不知道自己最終會變為什麼,隻知道自己應該去阻止師公去做這一切事情。難道說,他做的這一切都是可以的嘛,他並不覺得師公作的這一切都是正確的。

誰都不能夠有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不論是師公還是懷仁都想?因此,為了這點事情而欺騙自己,是嗎?他們現在唯一能做的便是將這件事情做好,那就是他們最大的渴求了這件事。他們以後能做的最後能希望的,也是最後能夠得到的。難道說他們能夠拯救少林寺不是一件好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