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卷 第四百零八章 簡單(1 / 2)

他並不是為了自己而付出,隻不過是有些人有些事他沒有辦法拒絕而已。他不知道自己已經到了何種境界,隻知道自己現在已經不能夠停留了。

“有時候做對了也是一場錯誤,有時候做對了也是一場不幹,有時候做對了也是在告訴自己,自己不能夠去停留這一切。”

其實這些人這些事都沒有既定的存在方式。他們想要的太多,才會覺得自己生活的很少。其實這也是正常現象。

少林寺已經這個樣子了,還有什麼是他值得繼續停留下去的?他已經不覺得少林寺的一切有什麼能夠跟他有關了,繼續這樣下去也不過是在飛蛾撲火。沒有人會去想他留下來的意義,因為他留下來與不留下來都沒有什麼用了。

愛與恨的糾葛,從來都是兩麵的。師公和懷仁都知道自己有一天會變成少林寺的敵人,自己有一天會被少林寺人所唾棄,可那又怎麼樣呢?他們現在做的這些事情便是告訴整個少林寺的人,他們願意付出。

即便這付出沒有回報,他們也願意去為了這些事情而努力?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努力了,就有一天會得到回報,哪怕最終一無所有,他們也願意去做。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所犯下的錯誤其實都是對的。

“或許放棄也是一個好的兆頭,或許放棄也是一件好的事情,或許放棄了,我們就能夠得到所有了!”

說著既然已經形成便就沒有自己留下來的勇氣,既然他已經不覺得自己是對的,那便沒有了繼續下來的能力。或許最終他會覺得自己是付出的,卻不想過他的,這些付出最終會變成什麼樣子的。

懷仁已經想清楚了七大關卡,既然自己要闖便闖到底。既然自己要做,便做到最好。自己不能夠讓別人去模糊自己的定義,那麼自己便給別人最好的一切!

懷仁覺得自己並沒有什麼需要讓自己覺得可悲的,認為自己已經度過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那麼他就沒有挽留的機會。他願意去付出的一切便是她能夠得到的一切,這便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他們最後發現自己能夠做到的和別人能夠想象的並不是一回事情,他們就能夠知道今日自己所謂的這些痛和別人所謂的那些痛苦究竟是意味著什麼。

“能夠放棄,我們就去放棄,能夠支持我們就去聚聚,能夠得到我們就去得到,能夠去為所欲為,我們就為所欲為,難道不是這樣嗎?”

如果說最終發現自己並沒有留下自己期望的所有,那麼他又會怎麼做呢?他發現自己一無所有,並能夠去選擇自己究竟會做對怎樣的一件事情的。

人生最初的夢想是怎麼樣的呢?誰都沒有覺得,誰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麼。誰也不知道究竟怎樣的事情會讓自己覺得自己,是做對了。現在所有的一切不都在告訴他們,他們沒有辦法去抉擇嗎?

身上夠清楚生與死的抉擇,那誰能夠清楚自己究竟是為了什麼,在模糊自己的定義了生與死,對自己而言其實是很好理解的吧!至少自己明白自己究竟是在為了誰而付出,生和死的界限都是那麼的無聊,那麼自己還有什麼不能夠去施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