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最終一無所有,便是我們想要的,就能夠使我們想要付出的。那我們其實有很多事情都可以做,為什麼一定要做現在這種事情呢?為什麼一定要讓自己心痛呢?為什麼所有的一切我們都不去把握呢?”
如果說他們覺得自己一無所有,便是能夠得到最好。如果說他們所付出的這一切就一定能夠得到心中所願。那麼他們又要怎麼做呢。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每個人又沒有想要的東西,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付出,每個人有每個人能做到全部。
如果說他們都能做到所有的一切,如果說每個人都能到他們想要的那樣,那麼這一切是不是都算作是好事呢?
“我們既然已經找到了方向,竟然已經去有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為什麼還要這般的苛責自己,告訴自己。不論怎麼做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不論怎麼付出都得不到回報呢!”
“懷仁,你要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能夠盡力的。既然你要進去師公,也不強求什麼。現在在師公去回去一趟,去把碧血劍拿回去給你。希望你能夠知道你自己說的事情,如果可以,希望你可以彌補這些錯誤吧。”
確實,師公做的這一切都是錯誤的。如果說有一天懷仁真的因為此事而出現了什麼差錯呢?其實不論是懷仁還是誰,都是不能夠解決這件事情的。
師公知道懷仁說的這一切都是對的,或許他最後得不到碧血劍,或許最後得不到一切,但是能夠進入七大關卡,能夠幫助少林寺就是是好的!
這裏的一切一切都在提醒著懷仁自己曾經做過的決定。如果說,最終咱們能夠得到想要的,那便是最好的。
因此他知道自己擁有的這一切究竟是什麼呢?師公知道曾經他犯下的錯誤都是在提醒師公,自己今日做的這個決定。如果說當初他不把玄鐵劍輸掉,那麼是不是就會多一份闖關的機會呢?
或許至始至終都是他做的錯事,他如果不去闖這在那關卡,也就不會讓自己變成今日這樣。或許他就能夠好好的幫助少林寺了。如果說他能夠幫到少林寺,那麼他做什麼事情都是值得的,難道不是這樣嗎?
如果說一切真的找不到方向,他們也不知道究竟要怎麼做,才能夠彌補這一切。其實所有的一切都在告訴他們,他們不論做與不做都是一樣的。
或許把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是能做到對的,或許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所付出的這一切都是能夠得到事實的。
可是師公知道自己如果不向著懷仁而去,他要告訴懷仁所有的一切他一定會心疼,他一定會覺得自己是個傻瓜!可是現在事情就是這樣,他確實犯錯誤了。他不知道怎樣能改變自己,不知道怎樣能夠做別的決定,他隻知道現在做的這一切事情都是對的。
“哪怕是你想問的是那三大關卡,最後的事情我也都會告訴你,如果說,你最終真的想要問什麼,我都能夠彌補你,如果說你即便是想知道三大關卡的事情,我也會通通都說出來的,雖然說自身的關卡有一點艱難,但是我能說的我通通都會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