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其他的什麼人什麼事,其實不論是公還是懷仁都不在意的,因為他們知道少林寺好,他們便好。
所有的一切都按照他的軌跡在進行師公,和懷仁都知道七大關卡其實並不是能夠很好闖過的,但是既然有人願意付出,師公也沒有什麼好強求的。
所有的付出都有他既定的道理,所有的理由都有他們去創造的可能。如果三大關卡是他們心中最不願意闖的存在,那麼他們也有闖過去的信心。
“我的存在是個禍害,這個少林寺的存在也是個禍害,它屹立於武林之間,卻不能為武林做真正的事實,難道不算是一個錯誤嗎!”
如果說生與死有什麼事懷仁和師公做不到的,那邊是抉擇的。他們不知道要怎麼去選擇,不知道是去選擇生還是選擇死。他們不知道是要為了自己生,還是要為了別人死,這確實是難以抉擇的。
少林寺的一切從來都不歸他們管,也不歸他們想,他們現在說的做的其實都是為了別人而說別人而做。
師公和懷仁都知道,少林寺的人,少林寺的一切其實都不應該由他們兩個去承擔。他們現在說在多坐在多都是錯,他們永遠都不能夠擁有自己想要的一切。
懷仁和師公他們都明白,自己不論是怎麼說怎麼做,都沒有能夠擁有一切的能力,因此他們知道自己不會再去做了。
“這少林寺的每個人都身懷絕技,絕頂武功,卻每個人都不思進取,難道不算是一種壞事嗎!”
如果說最終一無所有,那麼能為了自己的付出而得到什麼呢?如果說永遠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那又能夠為別人的得到而付出什麼呢?
認可什麼算是認可。其實懷仁和師公都不知道究竟怎樣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隻不過他們從來都沒有想做自己心中的那個人,就不想,要知道怎樣才能讓自己得到別人的認可!
其實不論是師公還是懷仁,都希望能夠得到對方的認可,隻不過這認可其實有和沒有也沒有什麼區別。懷仁知道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別人給予的,如果有一天要他還回去,他也不覺得吃虧。
“師公,我知道你說話的意思,我更知曉你想要說什麼,但是有些時候並不是你想的那樣,有些人有些事有的時候其實並不是你想說想做就能夠彌補一切。”
如果說放棄是輕易能夠做到的,那麼懷仁和師公便不會像今天這般痛苦了。因為他們做不到放棄,做不到付出,做不到一切,所以他們就不能夠得到應有的快樂。
生死,他們都沒有放在心上,或許最終發現自己最終不能夠得到自己所有的付出,也是能夠為這些付出而感到渴望的吧!
其實生與死的距離究竟有多短了,其實師公和懷仁都不知道!少林寺所有的一切從來都不歸他們管,少林寺所有的一切從來都不歸他們去想。他們做不到自己想要的,便想要去為了別人而付出,這邊是他們所有的責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