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他們現在變成了什麼樣子,不論是師公和覺遠都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變成現在的這個模樣。現在的覺遠與師公都不相信自己居然是這般愚蠢的存在!若是可以,他們也希望恢複自己曾經應該有的模樣,如果真的是那樣的完美,是不是就不會有如今這般猜忌,如今的這般不適應了!
“還請師公將所有的事情都告訴覺遠,覺遠不希望一直蒙在鼓裏失望。你知道被人蒙在鼓裏是什麼樣的感覺嗎!我希望師公能夠告訴我懷仁究竟經曆著什麼,究竟是師公把它放到哪裏去了?”
覺遠知道自己應該向師公表態了,他就是要從師公那裏知道自己究竟應該不應該做這件事情!他不知道自己把壞人帶到師公這裏是對是錯,但是他卻知道壞人在他眼皮底下消失了,這是必然事件,他不希望有一天發現是自己害了自己的徒弟。
並不是他能夠做好自己就已經是夠好的事情了,至於他人怎麼做怎麼想,他並沒有強求。如果可以,他也希望自己能夠頂天立地,隻不過這頂天立地不應該由他做而已。
“師公,你覺得你相信了我就是拋棄的是整個少林寺的安危。但其實我相信的師公不也算是拋棄了我自己的安危嗎!在師公覺得少林寺的安微最為重要,難道在我覺得我的安微就不夠重要了嗎!”
其實覺遠早就知道,師公根本就沒有相信過自己一分一毫,否則也不會覺得自己的安危不夠重要。難道說自己真的能夠治少林寺於死地嗎?
自己跟少林寺有怎樣的淵源自己再清楚不過了,怎麼能夠這般對付少林寺呢?隻不過是自己不願意去想,不願意去做罷了!
“人都是有想法的,不論是師公還是我都是一樣的。我隻是希望師公明白你我之間的這些事情不應該牽扯進別人,不論少林寺最後變成怎樣,都是少林寺個人事件。我不希望將外人牽扯進來,我永遠是少林寺的人,這一點師公可以相信我。”
師公怎麼不會輕易相信這種人呢!師公從始至終都相信自己,卻不相信外人。因為他知道沒有什麼人比自己更為靠譜的。
如果有這個人也不是自己想要的,或許師公和覺遠都知道自己不能因為一己私利就做出什麼對不起少林寺的事情,但是他們也會有懷疑。
“師公,你覺得我這種年紀會知道什麼叫生死嗎?正是熱血青春的時候,正是滿腹抱負的時候,我現在心中所想所念都是能夠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兒,做一個能夠拯救少林寺的大英雄!其他事情我並不想去想,也不願意去想。”
或許他們之中沒有人明白什麼叫做真正的生死,不過覺遠和師公全都明白,他們在麵對生死選擇是一樣的。
其實覺遠何嚐不知道自己也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兒,隻不過這些事情自己都無從下手。不知道自己該如何覺得,而作為覺遠的師公,師公明白自己從始到終都沒有真正的將自己知道的事情告訴覺遠,因為自己就是在排擠覺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