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為了自己的性命而放棄了少林寺,這算是一種什麼樣的自私呢?
或許自己這樣做確實不配對著師公說任何話,也不配救少林寺裏的人。可是自己真的想過退縮。懷仁這樣問自己,他得到的答案是不。
“但事實上,如果真的無法改變天命,你我也不能過度追求。若是可以,你還是退出吧!我雖然不知道你究竟有著多麼偉大的想法,但還是希望你性命為重。若是可以,還能再跟你說一句對不起!那麼便是,師公這輩子最後的心願了吧!”
他明白,自己從來都沒有想過要退縮。他從答應師公的那一刻起,便決定以後一定要幫助師公,達到師公想要達到的目的。
是啊,他都已經答應過師公了,又怎麼會想要退縮呢?自己確實是有點想偏了,現在聽到師公說這,自己不過是稍微有些感慨而已。他其實從來都沒有想過退縮,既然從前沒有,現在也不會有。
他希望他能夠將這種堅持秉承到最後,他會告訴師公,自己有能力拯救少林寺,也希望師公能夠保護好自己。這便是懷仁最重要的想法,也是他來到這少林寺,最終的目的。
“師公,我知道其實很多時候很多人都是身不由己。不論是之前的你還是現在的我都是一樣,你我都有身不由己的時候。所以我不會因為這點小事而去怪師傅,因為我知道師傅的心可能比我更痛。因為師傅要堅守的是整個少林寺,而我隻需要堅守師公你一個人就可以。我答應過師公的事情,便不會去逃脫。我一定會將這件事情辦好。”
聽到這裏,師公居然不知道要怎樣去反駁懷仁,他隻是明白懷仁所說的一切都是為了他著想。懷仁知道自己的痛在哪,懷仁知道自己的傷在哪,因為懷仁可能真的是感同身受。
也有可能懷仁明白自己的心意,卻不明白自己這心意是建立在何種狀態之下。自己並沒有想要剝奪他一切的意思,更沒有懷疑他的意思。自己隻是希望他能夠在最好的年華做最好的事情,沒有想到他把自己的意思想偏了。
罷了,不論他怎麼說,自己認了就是了。沒有必要和他說一些別的這樣既增加他的壓力,又增加這件事情的虛弱感。如果可以,自己也希望他能夠得到最好的,若是他真的能帶著這股勁兒,這股氣去闖關。說不準還真的有被他闖過的希望,自己又何苦在這裏杞人憂天呢!
“師公,你也不用再問我,也不用再試探我。不論師公是怎麼想的,我都很感激師公曾經給我機會,想讓我從這件事情中逃脫出去。”
不知為何,師公在懷仁的語氣中聽到了些許哀傷。或許是自己想太多,又或許懷仁是真的錯解了自己的意思。他不明白自己說話的真正意圖,所以他才會這樣的悲傷。
其實自己真的沒有利用他的意思,自己想讓他闖這七大官也不全都是為了少林寺,也為了他著想。他是自己這近百年來見過的最精彩豔豔的少年,如果他真的能夠用自己的努力闖過這七大關,那麼對他的能力將會是一種很好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