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懷仁何嚐不知道自己也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兒,隻不過這些事情自己都無從下手。不知道自己該如何覺得,而作為懷仁的師公,師公明白自己從始到終都沒有真正的將自己知道的事情告訴懷仁,因為自己就是在排擠懷仁?
自己覺得懷仁不是能夠拯救少林寺的人,或許自己老了。所以就有了自己的想法,沒了以前的那般熱血,就這般的將懷仁給拋棄了!
“你可知道生死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看不透呢?就是因為有很多人不願意經曆生死,或許你不知道生死是何等的重要!如果不是因為這生死決斷,或許有很多人都願意試一試人生中的幾大苦難。可是因為有著生死在這裏擺著,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去輕易嚐試。”
所謂生是什麼是生死呢?有生必有死,可是他們現在能做的究竟是什麼?沒有人能知道他們為之付出一切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或許懷仁和師公都知道今日終有一別,可是他們卻不知道,這一別究竟是為了什麼。是為了他日的相見,還是為了今後能夠好好的在一起。懷仁知道自己若真的能夠凱旋歸來,那麼就能夠領導少林寺走向昌盛,能夠看著師公好好的誦經,看著師公好好的旅遊四方。
“我從來都沒有想過要讓別人對我做什麼,我隻想著要怎麼對別人好。這便是我能做的最多的事情,也是我能做的最對的事情。人之所以會幻滅,便是因為他不知道什麼事情是他應該做的.”
但若自己不能的話那麼麵對自己的,不過就是一堆白骨而已?任誰都不會對自己有絲毫的憐惜。
因為,師公已經再三強調不讓自己去,但是自己卻一意孤行。若是師公想起也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傻人吧,終究不是聰明之人會做的事情。
“誰能夠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呢,誰能夠將自己的生死交給別人呢?或許你能,但不代表所有人都能。我是看管著整個少林寺生死的人,我不能夠將少林寺所有的人放置不理。”
其實師公和懷仁都明白,師公說的一點錯都沒有,她怎麼能就這般的將少林寺的生死置之不理嘛!
不論是師公和懷仁都不能。懷仁能因為師公多次出言頂撞,能因為師公多次的不相信就放棄少林寺放棄師公嗎?
不,他不能。他頂多會探查這個人究竟是不是師公,究竟值不值得他去幫助,其他的他並不會想。難道說這裏所有的這一切就都是他一個人的錯嗎?
並不是他能夠做好自己就已經是夠好的事情了,至於他人怎麼做怎麼想,他並沒有強求。如果可以,他也希望自己能夠頂天立地,隻不過這頂天立地不應該由他做而已。
“師公,你覺得你相信了我就是拋棄的是整個少林寺的安危。但其實我相信的師公不也算是拋棄了我自己的安危嗎!在師公覺得少林寺的安微最為重要,難道在我覺得我的安微就不夠重要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