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其實從來都不覺得自己能夠為自己所有的事情而付出,如果說最終發現一無所有是他們能夠要的所有,他們也會去付出吧。
忽然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機智的人,他知道自己所做的這一切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師公,是為了少林寺,是為了所有的人,就也算是為了自己付出一切吧。
“師公,或許你不知道我們這些年做過怎樣的事情。但是我知道這些年發生的這些事情都不能由我們來主導。我們根本就不能夠做定論,我們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更不知道自己應該懂得什麼。現在我們說的這些做的這些最終都是能夠讓我們進入深淵的存在。”
師公知道自己已經勸阻不了他了,既然他想,要去闖了七大關卡,自己也沒有理由阻擋他。或許有些人有些事是已經注定了的,不論他們誰都沒有辦法更改。
“如果說我不能夠闖過七大關卡,那麼最後給我的最慘痛的代價到底是什麼?或許說我現在說這些話有點可惜,可是我知道我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我自己好,那便足夠了。”
懷仁覺得自己是有一點小題大做了。他發現這一切最終隻是為了為他人做嫁衣,他會想著去反駁呢,他會想著這份情嗎?
“師公並沒有讓你覺得自己是在做錯什麼,隻是讓你明白。你今日的付出或許永遠得不到回報,如果你不願意去想,不願意做,那麼便放棄吧!沒有人會為了你的付出而感到可憐。”
師公與完人之間,其實有很多事情是互通的。但他們卻做不到彼此信任,做不到彼此能夠為彼此付出的地步。
師公與懷仁明白,他們不論說什麼做什麼,都是已經被別人模糊定義的。因此,他們不知道自己究竟怎麼做,才算是為了別人而付出!
“或許吧,如果說師公從始之終都是願意相信懷仁的,那便算是懷仁的信任。至於其他事情,懷仁不願意想也想不到。”
如果說懷仁和師公所有的話題都是圍繞著七大關卡,那麼其實師公和懷都是不配得到別人的尊敬的。因為他們做任何事情都是為自己著想,而不是為別人。哪怕為別人著想了,也隻不過是一段時間也不是永久。
“師公,你不覺得你自己有時候太過殘忍了嗎?你從來都不覺得別人是真的對你好,你從來都不去想別人的事情。你甚至從來都不願意去為了別人而付出,你還覺得你自己是最好的人嗎?”
自己現在是把他當成少林寺的恩人,根本沒有把他當成少林寺的仇敵。因此自己說的話都是為了他好,隻不過他從頭到尾都不願意相信而已。
這七大關卡哪是那麼容易就能進去的,當初自己想讓他進去也不過是想把他關進深淵裏而已。自己根本就沒有把這少林寺的弟子把他當的不過也就是敵人而已。否則真的是少林寺弟子的話,又怎麼會這麼年輕有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