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存在是被別人所唾棄的,可是不論懷仁還是師公,都是知道自己這樣做究竟有什麼緣由的。
懷仁和師公每個人都逃不開命運,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麼,不知道自己能夠擁有什麼,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最終會在怎樣的領域中徘徊。他隻知道自己現在做的這件事情,是不被別人所允許的。
“或許有一天我會發現這一切我都不能夠承受,他是我現在能夠做的,便是我就想要的。人,在最初都會知道人最想的東西,或許我至始至終都是錯的。但是錯就錯吧,錯了,我也不能夠再去彌補什麼呢?既然已經錯了,那麼我又有什麼能力挽回錯的事情,就不要再去想他了,如果說總是計較對錯,那麼你就永遠沒有辦法成功。”
確實確實沒有辦法成功!這些事情都不被別人所讚同,師公所做的一切,師公所說的一切,其實有一天都會化作烏有。
“因為我知道什麼樣的事情是該做的,什麼樣的事情是不該做的。我不希望有一天師公在麵對少林寺的人是說起的話永遠都是否定的?或許師公不知道我為了少林寺能做到多少,但是我知道我為了少林寺可以付出一切。”
懷仁欠他自己還能夠活在這個世界,他慶幸自己還能夠為少林寺做一些事情,因為他的付出會是別人最大的希望。他如果能夠做到最好,那麼整個少林寺的人都可以哭。人活著不是一件好事嗎?
他到少林寺裏的人不能夠為自己付出嗎?難道是少林寺的人不值得自己付出,難道說這一切最終都會化為烏有嗎?他不相信!
“懷仁,你所謂的赴湯蹈火究竟是什麼呢?你這些付出就是為了省得你做的這些究竟是有用的嘛?你現在想的這些,不過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而已。你想的越多錯的越多,你覺得你自己付出了,可是實際上的你付出的東西都是幹了什麼呢?”
現在師公所說的一切都在告訴懷仁,懷仁是做錯了。可是懷仁並不害怕,他知道自己做錯了,那又如何呢?他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想要告訴自己,自己究竟應該怎麼做。把他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場空,而這場空有一天都會化作他想要的模樣,這就已經足夠了。他想要什麼,就是他最終能夠得到的。
“師公,或許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為自己做什麼。但是今天我既然已經來到了這裏,我便想好了,為了自己的績效而負責任。或許到最終發現一無所有,我也不能夠回頭了!”
懷仁其實早就知道自己不論做什麼樣的選擇,其實都沒有辦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他已經錯過了太多的事情,沒有繼續錯下去的理由,可是他卻沒有人能夠告訴他如何去彌補這一切!
“懷仁,既然你想做,我也不能夠勉強你。你應該知道,我如果不想要你做,那麼你也會硬著頭皮死做?我不知道自己這樣做的決定究竟是最舒服,或許我不能夠做你的主人,做你的師公,作你的一切。但是我希望你能夠明白,我是你的朋友,是你最終的師長,是曾經跟著你一起出生入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