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師公,您可知道心累究竟代表著什麼呢?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都很累,隻不過是不願意說出來而已。師公現在跟懷仁這麼說,懷仁也不能夠幫助師公分擔,因為懷仁從頭到尾都不知道師公究竟在想什麼。”
師公覺得自己從來都沒有輸了,但是他才修改了懷仁。他覺得自己已經做過了更多的事情,已經做會了自己想做的所有事,卻發現自己跟懷仁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差距。或許從頭到尾他都沒有想過自己究竟會做什麼吧!
如果說懷仁根本就沒有給他心中最大的想法,如果說懷仁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想什麼做什麼。那麼所有的一切其實都會有跡可循,難道不是嗎?
“師公,你不覺得我們現在在這裏兜圈圈是錯的嗎?難道你就沒有一次做決定的時候嗎?難道一定要讓我把所有的決定都做了,你才會覺得我們之間有一絲感情是對的嗎?”
其實師公和海人都發現自己從頭到尾都是做錯了,如果說最終沒有去講那些沒有用的話,就不會有現在這些沒有用的事了。
其實他們現在說的這些做的這些都是非常容易得到的,如果說人世間的一切都可以變換成這樣,他們也會覺得自己其實從頭到尾都沒有做錯吧。
“其實我是真的不願意參與到這些事情裏麵。但是師公,不論怎麼說怎麼做,我都已經參與到這裏來了。難道說還有什麼事情是我不能去想,我不能去聽的嗎?”
所有的一切都不歸他們管,或許吧!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既定的事實,可那又能怎麼樣呢?他們又能怎麼做呢?或許他們也不知道吧。
沒有人知道對錯。因為對錯從來都不被別人所急,也沒有人知道誰是,永遠可以為了少林寺著想。
懷仁不相信師公是為了少林寺付諸,師公的懷仁是為了自己而去獲得自己想要的事情。
“如果最終一無所有,如果最終我得不到我想要的,我也不知道我會不會傷心?其實我從頭到尾都不知道或許會吧,也或許不會。但請師公放心,我不會想要讓師公為我負什麼責任,因為不值得。”
其實懷仁也知道自己不能夠去強求什麼,他如果真的做不到自己想要做的事,那麼便把一切都拋下。保證世間的一切其實很簡單,懷仁知道自己做不到自己想要的,那麼就去做到別人期望的那樣吧!
懷仁已經想清楚了七大關卡,既然自己要闖便闖到底。既然自己要做,便做到最好。自己不能夠讓別人去模糊自己的定義,那麼自己便給別人最好的一切!
“師公,你可知道,從頭到尾有過錯的都不是我,而是你。你覺得所有的一切都應該由我來承擔嗎?你覺得這七大關卡就一定要由我來闖嗎?”
懷仁覺得自己並沒有什麼需要讓自己覺得可悲的,認為自己已經度過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那麼他就沒有挽留的機會。他願意去付出的一切便是她能夠得到的一切,這便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