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考慮著去國土之外看看,華夏境內已經足夠這些幸存下來的人探索了。
李若方部開始籌劃出兵,於程部也開始籌劃南下或者北上,各個方向都有很多地方可去,都有很多人值得去爭,還有糧食和武器,一切都是可爭的東西,隻要被任何一支隊伍遇上,三五人組成的小團隊很快都會被納入其中。
接下來的時間裏,擴張最快的無疑是於程這一部,遠超這可時代的科技讓於程的設想正一步步向前。
如此,時間進入十月。
四個月的時間,華夏南北都出現了極具代表性的勢力。
北方猶以於程一部為最,如今已經重新占據整個四九城,人口達到四百餘萬,重建工作迅速展開,高牆林立,上麵槍炮林立,全部換成了於程拿出來的新一代武器。
四九城在於程的經營下,當真如鐵通一般。
南方則有滇南的李若方部,其所屬勢力現在也再次有了十餘萬人,而後分別又有蜀川、黔州等等十餘處大小勢力。
與北方的於程部不同,南方十餘處大小勢力之間聯絡頻繁,同時也通過再次打通的交通要道互通有無,日漸繁盛。
而被喪屍和感染動植物所占據的地方則在各處勢力的通力合作下,一一化為了禁區,一者防止下麵有人誤入其中,丟了性命,二者,則是在考慮著將來集中消滅這些喪屍,再次將這些地方納入管轄。
初步恢複的各個勢力之間也開始重建工作,派出隊伍重新檢修供電、供水係統,好在這些在災變之前就曾經有過一些準備,就近的或者防區內部就有電站的檢修起來倒也並不是難事,水電的問題解決之後,多個勢力都開始嚐試恢複遠距離的通訊係統,但很遺憾,根本沒有進展,就連老式的電話連線距離過長都沒有辦法連通,網絡衛星通訊更是不用多說。
在恢複生產方麵,首先建立了頗具規模的現代工廠,好在雖然各處損壞都有些大,但如今人少地多,派幾隻車隊四處搜尋一下,也便重新組建了工廠。
工廠周邊也開始重拾農業,多個防區周邊都建起了數道高牆,一方麵用來圈地保護作物,另一方麵則是增加防區的防禦力度,經過短暫卻激烈的喪屍災患,這種牆高院深的模式顯然很是適合防備地麵上的喪屍。
難得的緩衝時間,都被各個勢力用來增強自身防禦和提高生存能力。
除了勢力的聚集地,其他的地方幾乎盡數成了廢棄之地,沒有吃的,沒有用的,沒有人,沒有屍,甚至連動物都不曾光顧,隻有野草和各種植物瘋狂而野蠻的生長。
這場災難對環境的貢獻倒可以說是居功至偉的。
而對幸存者的生存而言,便是農作物的生長速度同樣快了許多,甚至有些東西一個月的時間便能收割一次,四五個月的時間,足夠讓他們儲備足夠多的吃的。
而這些勢力所不曾知道的便是,喪屍與各種變異生物的這種退讓,僅僅隻是在華夏這片土地上絕對單一而且怪異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