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擴張發展(2 / 2)

不過就是還有未來的知識,楊帆也不想繼續在行業上繼續擴張了。現在啟航的機構已經很臃腫了。如果不是有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這些把大部分行業串了起來,啟航恐怕都要開始裂變了。

周翼龍腹誹了楊帆幾句,問了起來,“沿江開區,你有什麼想法?”

聞言,楊帆擰頭看向了周翼龍,這大概是他主要目的吧,“我感覺寧城要做的,先是製訂符合產業趨勢的政策,更好的基建,更好的配套設施。總之是就是為企業展創造出更好的外部條件……”

實話,沿江地帶現在的經濟展可不弱,遠不是曆史的江北能比的,至少現在浦口那邊風頭蓋住了寧南。

實際寧南並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畢竟整個浦口,包括大學城的項目多數集中在互聯網,電子設備等I行業上。當時多了一個大增長極,寧城的經濟可就不是曾經能比的了。

現在的寧城,直gdp跟蘇城的差距都極了,大致跟津門差不多。而且相比這些城市,寧城未來的方向更明確,更有前景。尤其是在I行業的優勢上,極為明顯。

周翼龍點了點頭,讚同的道,“這點不管是寧城,還是沿江新區籌備組都很明白。”

楊帆聳了聳肩,兩手一攤道,“這不就足夠了嗎?”

在沿江新區建立之後,國內很多人都認為,或許蘇省最有希望衝擊四大一線城市的就是寧城了。別看蘇城這兩年gdp一直很高,可是以外資,合資,出口加工,外貿為主體,第二產業占比過重,第三產業前景有限的經濟模式,很難對前麵的城市造成威脅。

總體來看,蘇城更像滬城的配套城市,這個形象嚴重影響他們的地位。也就是,在很多人的眼中,蘇城並不是不可取代的。但是現在的寧城則不一樣,寧城在I行業上的優勢,在國內是沒有城市可以取代的,哪怕是號稱科技創新中心的深城,在這一塊,差距都很明顯。

所以現在寧城要做的就很簡單了,不要指手畫腳,做好服務,環境,對相關產業做出足夠的支持,以啟航在這邊培養的沃土,自然而然就會孕育出一批強大的I企業。

周翼龍,“……”

如果隻做這些,周翼龍還真有心不甘情不願。

或許是因為權利觀念,這種後方大管家的風格,還真不適合他。

見周翼龍不甘的樣子,楊帆笑道,“至少在互聯網,手機等行業上,我感覺寧城隻要提供足夠的支持,寧城自然就會成為全國的中心。不過寧城也可以把目光放在其他的產業培育上。隻靠啟航帶動的這些,還不足以支撐起整個沿江兩岸。”

楊帆頓了頓,繼續道,“周書記你看,現在寧城有條件,有政策,也有足夠的人才吸引力,完全可以憑借現有的優勢,往其他行業上擴展。尤其是I相關的行業上……”

周翼龍想了想,道,“行,回頭我開會研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