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澤縣裏總共有十個廠,都是集體製的廠。每個廠都有幾十個到百多人,像碗廠就要將近兩百人,而氮肥廠也有一大群。柳芸煙廠的人數最多,也是這一年最為讓人關注的焦點。其他的廠都有慣例可循,廠裏的職工們也習慣了那種方式。
柳芸煙廠本是吳德慵的心頭肉,如今卻變成了瘤子一般,幾乎無法割去。對柳芸煙廠的處理,吳德慵一直拖著,那也是他心中另有打算。很多老職工,都是和他一起創造煙廠奇跡的,讓他們就這樣陷入生活困頓,是吳德慵心裏和情感都無法承受的。
怎麼樣才能讓職工們多得到一點回報,縣裏就算有心,卻也真是無力。要在買斷工齡上體現縣裏的關心,可縣裏真的拿不出錢來,縣財政緊巴巴地,每一個窟窿都等著要錢去填補,特別是接近年末,更是處處要錢。吳德慵知道縣裏的錢每年在年末,都會摔一坨出去,安撫十幾個廠的職工。往年有柳芸煙廠給撐著,還沒有太大的難處,今年柳芸煙廠成了最大的窟窿,填補起來難度更大。
縣裏沒有辦法,在過年之前,常委會就通過了將鋼業公司經營運轉的資金先劃撥到縣裏,打發包括柳芸煙廠在內的兩千多職工,算是縣裏對他們的關心,提前支付過年用度。這筆錢劃撥時,市裏的工作已經做好,等年底砍帳時給柳澤縣先支一些資金過來,讓鋼業公司運轉。這些本來是東牆拆到西牆時,已經糊弄過去了的。
誰知道屋漏偏逢連夜雨,從中央到地方下了個精神,由於經濟衰退要緊縮銀根,省市縣長年底要進行清查,每一筆資金走向,都得像省裏回報,特別是預算外資金,更是嚴格管理。如此一來,市裏答應給柳澤縣的那筆資金就這樣無疾而終。
吳德慵已經一個多小時姿勢不變地坐在辦公轉椅上,雙目微微閉合著,手裏夾著燃出青煙的煙,灰燼很白沒有落下。吳德慵似乎想到什麼,便抬手準備到煙灰缸上去處理煙灰,那煙灰過長,就跌落在辦公桌上。吳德慵歎了口氣,把心中所想再思索一遍還是拿不定主意,太冒險了。
柳芸煙廠已經沒有挽回的餘地,多方努力後仍然是徒勞無功。已經走到曆史舞台的盡頭了,該完成它的使命。可解下來要怎麼處置?吳德慵在報紙和內部參考信息裏,看到發達地區正在漸漸興起房地產,開發小區。柳芸煙廠的廠址,在柳澤縣來說那可真是一個很好的居住區域,地勢高,又在縣城上遊,離柳水近。不用擔心柳水上漲時被水淹沒小區,這樣的地方,簡直就是居住黃金寶地。
要是將柳芸煙廠廠址割讓給房地產的開發商,那就會為柳芸煙廠處置分流職工的工作得到最大的幫助,會讓每個職工分流時,得到較為恰當的補助。可是,在柳水地區,都還沒有興起房地產的開發,更沒有將工廠的廠址進行類似的處置。這個事風險特別大,吳德慵知道現在時機還沒有成熟,要強行做這樣的出頭簷子,對自己的政治生命將會是很多的打擊。等待是最好的辦法,吳德慵已經等了幾個月,也不差多等機構月亮。柳芸煙廠的職工要很多人都不理解,縣裏為什麼沒有及時將他們買斷工齡的事落實下來,讓他們安心。吳德慵卻不能將自己的打算說給任何人聽。
相信到年後,開發房地產的風潮就會從發達地區,吹到柳市來,隻要有人先行動了,哪怕是在省裏,也都可以用參觀學習團隊形式,借鑒到柳澤縣來,到時,柳芸煙廠的每個職工至少可多得一倍的補償。
安撫各廠分流職工的資金早就下去了,可選擇市裏答應的資金給卡住了,鋼業公司周轉資金就一下子斷了資金鏈。吳德慵不直接幹涉鋼業公司的具體業務,但對鋼業公司的運作和經營情況卻時時關注著,也寄托了最大的期望,柳澤縣想實現第二次創業,鋼業公司肩負的擔子可不小。
現在鋼業公司的資金鏈眼看就斷裂,將如何是好?吳德慵坐在辦公室裏苦思冥想,政府 給他做彙報時,就將麵臨的困難說了。柳澤縣因為柳芸煙廠虧欠的壞賬太多,鋼業公司和原料方所簽下的合約中,對拖欠的款項要求太嚴,而承受的罰款是鋼業公司所不能承受的。資金鏈要真接不上,鋼業公司就將步入柳芸煙廠的後塵,也是柳澤縣所無法承受的事。
所以的辦法都想到了,在柳澤縣裏,也隻能調用一兩百萬出來,銀行裏的資金,由於柳芸煙廠欠下的債,沒有凍結全縣的資金就算大開方便之門了。想從銀行裏得到資金,比從市裏財政得到資金更難。現在唯一的辦法是從其他縣能調集一些資金來應急,或從市裏其他部門挪借兩三百萬,將這次應付過去。
楊衝鋒起創後鍛煉回來,陳玲琳和安貞兩人已經起來,陳玲琳在院子裏活動,聽到大門響,急忙跑會屋裏受到樓上躲回自己房間裏,這時可不想見那強霸而無賴的男人。太欺負人了,陳玲琳咬牙切齒地想著,卻又希望他多注意強霸幾次,在嬸嬸家裏,這樣的事實因為太危險,男人卻不管不顧隻想自己圖快活。
安貞在做早餐,等楊衝鋒訓練完成,也就可以吃早餐了。等楊衝鋒在房間裏擦洗汗水下樓來,還沒有見陳玲琳出現,問安貞說“阿姨,今天嫂子偷懶了?”
“沒呢,先還見她在院子裏鍛煉來著,這時怕是在樓上。你先吃吧。”
楊衝鋒就想,陳玲琳肯定是怕見到自己,萬一兩人在神情中泄露出一點點,阿姨就有可能察覺。便忙著吃了出門。開著那車去公司裏去,剛進公司大門,就見廠長劉發旺站在三樓走廊處,見了楊衝鋒喊到,“楊廠長,到樓上來開個會。”
從楊衝鋒給劉發旺解決了兩噸指標後,他對楊衝鋒的態度就要所不同,雖然還和以前一樣地見麵就笑容掛著,可這時笑容裏總算有點內容了。楊衝鋒上到三樓,走進廠長辦公室見張衛棟已經在裏麵,歡迎高手財務科的科長老汪頭。三個人各人一支煙燃著,臉都拉得很長,像被人欠下很多舊賬沒有還似的。
老汪頭不是從柳芸煙廠過來的,是廠長劉發旺帶來的人,讓他掌控著公司的財務,這樣才能控製住全公司。劉發旺的小九九很淺顯,卻又讓人理解。這種事很多領導都這樣的,到一個新的工作環境,總要帶一兩個貼心人用著,才覺得放心。楊衝鋒自己用齊思偉做為銷售科的副科長,用意也是一樣的。
劉發旺見楊衝鋒到了,先給楊衝鋒丟一支煙過來,楊衝鋒接著後坐下。張衛棟拿出火來要給他點上,楊衝鋒忙用手擋住,也不說話,兩人自然明白楊衝鋒的意思是:不敢當。楊衝鋒和張衛棟都是廠裏的副手,沒有分主次,雖說楊衝鋒手裏抓著銷售科和原料途徑,算是廠裏的要人,但在處理主要領導裏卻最年輕,他也從不擺那副廠長的架子。
抽了眼,見辦公室裏的幾個人都沉悶著,楊衝鋒雖說還不知道是什麼事,可那氣氛卻感覺出來了。廠裏一定出了難以解決的問題,楊衝鋒心思轉動,自己手裏兩個部門的人,都沒有什麼情況反映上來,應該不會有問題。難道是生產安全出來問題?可看張衛棟卻不像。
抽了幾口煙,劉發旺先嗯了一聲,才說話,“今天大家集中起來,鋼業公司的確是麵臨生死難關了,具體的情況,我也是聽財務彙報上來的。老汪頭你就先說說吧,然後我們集思廣益分別做工作,可不要讓公司在這麼好的發展趨勢下,毀壞在我們手裏,我們無法想縣裏交代也無法向全縣人民交代啊。”
老汪頭就把廠裏的情況說了出來,原來,在半月前縣裏為了安撫下崗的所有職工,將鋼業公司用來結帳的資金先給調用走了,說好隻挪用十天,縣裏會當即到市裏去講資金劃撥到鋼業公司的帳上。可半個月過去了,縣裏那邊由於到市裏弄不到錢,原先答應給的資金給卡住了,鋼業公司的賬上成為空。而年底了,鋼業公司要用這些資金去和相關原料上遊公司去結帳,離結帳時間隻有十來天了。
按原先簽訂的合約,那先合約都是縣裏代為簽署的,到期必須全額結清,否則將受到高額罰款。這樣的跳躍看起來是不可能的,但柳澤縣的柳芸煙廠給外地公司的印象太差了,柳澤縣可說沒有什麼事業信譽,隻有簽這樣的合約才能得到相應的單子。要是到期沒有資金去結帳,鋼業公司將是什麼樣的結局,顯然可見。
等老汪頭說完,劉發旺是這次資金轉移唯一知情者,是經過他的手轉走的。楊衝鋒見劉發旺始終黑著臉看不出什麼情緒來,而張衛棟臉上雖也顯得沉重,可那眼睛卻不時地掃來掃去。會不會他心裏正在慶幸劉發旺這樣的失誤?
對於這樣的事,從三個人來講是沒有什麼辦法的,但工作卻又必須要做。工作做到位了,結果如何那邊是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也沒有人會去追究。三人等老汪頭將情況說完,知道事態嚴重,鋼業公司原料來源一旦卡住,緊接著就會引發一係列的效應來,本來緊張的指標就會斷去,而這些都是簽了約的,違約都將會有巨額的賠償。
雖說沒有什麼辦法,劉發旺對事情的處理還是想過了。楊衝鋒估計劉發旺隻怕已經反複盤算,都沒有辦法後才會將失去公布出來的。見劉發旺又嗯了一聲,三人就都看著沙發前方空地上,平時要是開會,那裏會擺著一張小幾,小幾上方一些時新水果,今天卻空無一物了。東西不算什麼,卻也讓人感覺到那種危難。
討論一陣,沒有說出什麼可行的方法來。劉發旺就布置了任務。楊衝鋒負責和原料方進行磋商,希望對方能諒解,延遲付款結帳時間,隻要往後延遲一兩個月,就完全能化解這次危難。另外,就是讓銷售科的人也催下遊商家,將貨款提前回籠。楊衝鋒明知道兩種可能性基本為零,但工作必須要去做,就滿口答應下來。劉發旺和張衛棟兩人和縣裏領導比較走得近,都有老熟人,張衛棟還是從縣委辦出來的人,負責縣委方麵工作。劉發旺則走政府那邊,時時催著政府領導,幫想辦法。
商家們都擔心柳澤縣又會將帳壞死,才給柳澤縣設立這麼不平等的坎,現在要去說,正好證明對方先擔心的事。解決問題的途徑並不是沒有,而是對方不肯,做這樣的工作難度可想而知。要是將欠款變成借賬,付給對方利息也未嚐不可,楊衝鋒想隻要這樣辦了。
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柳澤縣自救,縣裏拿不出錢來,但民間的資金不會少。要是到民間集資,兩三百萬不是太大的數。不過,要民間相信縣政府,隻怕也要好好做一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