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望(1 / 3)

聽著那聲音,張政民心中不免就有一絲悔意,之前在迎接新領導的見麵會上,新市長的就職演說上,雖感覺到新市長那種沉穩。但他在心裏卻更多地想到林佳倫最初到任那種意氣風發的樣子,新市長的沉穩是不是裝出來的,在大眾場合裏也都看不出來,必須要在處理具體問題時,才能夠觀察到這一些。

和新領導之間沒有多少利益上的爭執,平通市大亂之後,張政民站穩自己的立場,也就得到省裏領導的認可。自己雖不能夠一步到位升到市長之職上,但下一任會是誰?此時誰都說不清。自己有優勢,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要等。

但和新市長的關係相處對他說來卻很重要,經濟圈的建設進展情況,同樣會將是他以及市政府裏其他領導的能力的一次展示。相信省裏的領導們會極大地關注的,也從這些表現中對市裏領導進行甄別優劣等次。而這樣的甄別,對張政民說來格外地重要,也就是說,這次大亂雖說是平通市的災難,但對他說來卻是一次極為難得的好機會。

要是與新市長的思路不對上勁,兩人在具體工作中必然會相互拉扯,而找不到市政府的合力點,勢必會影響到經濟圈建設進程影響到平通市的穩定過渡隨即高速發展起來的最佳軌跡。

對平通市及經濟圈的工作,張政民都覺得在市裏沒有誰能夠有他看得這樣準確,看到事物的本質,新市長到平通市來,會不會先以穩定作為工作的大框架?雖說這一工作方式是新領導應該選用的,但對平通市說來完全不符合,平通市和經濟圈的工作,要以工作運轉來促進穩定,形成良性循環。同時也讓下麵的人都看到市政府的工作重心和市政府研究統一起來。這樣才能夠將上下的心都凝聚住,將之前種種擔憂都暫時放下,放下包袱才是對工作最為有利的。

張政民還擔心一點,那就是新市長到了之後,會不會在下麵找一些人來立威,樹立威信。前任林佳倫就是這樣做過的,張政民對這些身後有著厚實背景的領導們的工作方法還是比較擔心的,那一套立威是很快,但也將市裏上下人等的心都疏遠了。

張政民也曾考慮過,是不是對新來的市長就完全聽從,他也沒有深想,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對楊衝鋒的資料,在他到平通市之前,張政民就從省裏領導那裏得知了的。年輕得過分,又是從京城部委裏空降而下,這樣的人哪有真正的掌控能力或經濟建設的能力?就算有,那也隻是在理論區域裏。

省領導也沒有摸清新市長之前的工作經曆,張政民從他目前的位子看,不難想象出爭得平通市市長位子的原因。心裏就算對省裏乃至上層這樣安排感覺到有些兒戲,對平通市不負責,這些情緒說穿了也是對平通市的關心以及心理深處的一點點妒嫉。

但人已經到市裏,張政民還是很快就認清這形勢,就想著第一時間與新市長見麵交流交流,才能對自己采取什麼樣的姿態來處理彼此之間的關係做出抉擇。省裏的意圖與對平通市這邊的調整,目的就是要讓這邊盡快地穩定下來,盡快地進入建設工作正常化的狀況。對這一點,張政民比值新來到平通市的領導們都會理解深透,不但是省裏領導明裏暗裏說過,就從平通市的現狀也能夠看到這一點。

對張政民說來,這也使得他心裏有種憋屈和痛苦感,不論新市長是怎麼樣的人,都要求自己要與他配合。在體製裏怎麼樣才是最佳的配合?完全可以理解為副手們都必須聽從正職的,為實現正職的工作意圖而努力去完成本職工作。可新市長到了後,要工作找不到切入點,自己也要觀望等待?要是造成平通市建設工作不力,貽誤時機,誰來承擔?又有誰能夠承擔?

等張政民走進辦公室裏,看見楊衝鋒穩穩地坐在沙發上,而不是他所想象的那樣做到市長辦公椅上品味下當市長的滋味,不免有些失落。來得這麼急,心中還是有這樣一點惡趣味的,就想看一看新市長到來後,急急忙忙地做到市長寶座上去,遐思冥想的得意樣子。見到這樣子,新市長今後在自己麵前,或許就會有一絲尷尬,對自己今後的工作會有利得多。

這點心思卻是不能夠露出來的。

“市長。”張政民見新市長平視著自己,波瀾不驚,與之前在台上進行就職演說是對神態極為吻合,沉穩篤定,自信又讓人親和的感覺。張政民知道自己得先招呼才對,也就先開口。

“政民市長,請坐。”

張政民沒有想到新市長會記住他,之前新市長作為調查小組到市裏時,他沒有露麵,而是到望江縣去處理工作去了。真正見麵也就是迎接領導時,兩人握手介紹,之後就職講話時也就沒有表現了。難道新市長來之前將他們都研究過了?想到這裏,張政民心裏就微微地一驚。

“謝謝,市長記性好啊。”張政民還是忍不住要刺一句,說出來後又有些後悔。說起來張政民要不是有這種自視甚高的心態,之前也就會早沉淪下去了,對麵前的新市長,心裏的認同感也不會見麵就認可的。心裏有種執意,總會感覺到自己不過是機會不夠好,或者說自己隻是背景不厚實,才沒有得到更好的展示平台,要不,自己哪會是目前這狀況?心存高遠,意誌堅韌一直都是張政民自以為最自豪的。

見常務副市長立即就找過來,楊衝鋒對麵前這人了解不多,從省裏的資料看,這人在平通市這場大亂中,自己不被牽涉,也因此從第一副市長升任到常務副市長的。這樣的人對自己心底的底線堅守得住,楊衝鋒是很讚賞這樣的人的。至於兩人今後是不是能夠默契配合,就不單單是為人的底線,還有工作的思路、價值觀、個性及工作方法等諸多因素。這時也不是就考慮這些的時候,市裏千頭萬緒,真要談到工作也要等三五天後,讓楊衝鋒摸清大致狀況才能。

將自己的工作很輕易地交給秘書長李飛勇,那是自己對李飛勇感覺到他信得過,對於其他人,卻不會就這樣表態的。市裏的工作能不能真正做好,與市裏是不是有凝聚力、向心力有很大關係的。市裏沒有凝聚力,就是一幫烏合之眾,甚至比烏合之眾還要糟。彼此之間力量內耗,就和將很多工作都延誤在這些內耗中。

楊衝鋒見張政民這樣說,笑了笑,算是對他的回應。還沒有安排秘書,而李飛勇又恰好不在,也就沒有人來為領導服務。楊衝鋒便站起來,要走到飲水機處去給張政民倒水。張政民見了,忙說“市長,不用您忙,我自己來自己來。”邊說邊去和楊衝鋒爭著取杯子。

對方這樣年輕,又是從京城部委裏下來的,肯定心高氣傲,真讓他幫倒水會不會記在心裏以為自己在他麵前擺老資格?這樣的疙瘩張政民可不想有,這樣的疙瘩很難化解開的,今後自己的工作還不得隨時被他給惦記著往裏塞些東西?這樣的年輕人是什麼心態,張政民與省裏一些衙內也是打過一點點交道,明白他們的想法。

重新坐下後,楊衝鋒就主動多了,說“政民市長,我剛到市裏市裏的情況不明,正想著找一個時間向你請教呢。”張政民走過來是什麼用意,不就是想探一探自己的風向?楊衝鋒自己不想一來就玩那些東西,但對別人會怎麼做有什麼用的心態,還是能夠揣度一二的。

“市長,一路辛苦,得先休息一天。我是見市長在辦公室裏,就怕這邊有什麼要做的,才過來看看。這裏的辦公條件確實是差了些。”張政民把自己的關心之意表達出來。

“謝謝了,政民市長。”楊衝鋒說,對於常務副市長過來,雖知道他的一些想法,但也要表示對他的謝意,畢竟今後兩人會長時間相處,而市裏的工作也要兩人配合著才能夠做好。楊衝鋒今後也可繞過常務副市長,但省裏必然會對這樣的構架不滿意,對市裏的工作就會多一些意料不到的阻力來。

江北省省委省政府楊衝鋒都還沒有什麼熟悉的領導,黃萍是熟悉一些,但她也隻是省委紀檢副書記而已,沒有入常。省常委裏有幾個職位是站在黃家陣營裏的?家裏沒有對自己講過,到省裏時匆匆忙忙也沒有見幾位領導,林佳倫也沒有給自己提示。

“很不錯了。政民市長在市裏工作時間長,對這裏的方方麵麵也都熟悉,我要拜請政民市長為師,還要請不要推辭啊。”

“市長,這樣說可不敢當,您有什麼工作布置,我盡能力去完成就是。”這句話張政民雖不想說,但卻也不得不說。

與林佳倫的交接很簡單,第二天林佳倫就走了。

到平通市後,雖說時間短,但市政府這邊的不少人也都到楊衝鋒麵前亮了像。楊衝鋒不做多少表示,也不讓他們感覺到疏遠,新來的領導有這個姿態對各方麵說來都是極為正常的。按說這個過程會推後一些,應該在新領導到任後一周之後一個月之內才開始廣泛接觸下麵的人,熟悉市裏的部屬後,再走出去調研。這些都是新任領導們慣用的工作模式,也是很穩重的大家都能夠接受的模式。

但第一天常務副市長張政民就與新市長在辦公室裏長談,這一動作卻是讓人給看在眼裏了,張政民在辦公室裏坐了多少時間,都精準到秒。這也就觸動了市政府的其他領導,下麵的幹部對市長的情況無法企及,但市政府裏還有那麼一層人,都能夠在新市長將眼光看向他們時,使得他們的前行之路得到改變的群體存在。

楊衝鋒沒有煩厭,但也沒有表示出接納,但受到接待的人心裏似乎就安穩了些,人生的目標也明確了些似的。

之前也沒有預料到這樣的情況,還以為會過些時日才會讓自己慢慢找人談話,沒有想卻變成這樣子。楊衝鋒心裏明白是常務副市長第一天就和自己在辦公室裏坐得久了點,讓其他人心裏都沒有底了,要過來表示下他們的存在。更為主要的,市政府這邊的情況,市委肯定會知道的。

市委書記會怎麼想?會不會以為自己一到任就火燒火燎地找人談話?其中的原因自然很淺顯一眼就看出來了的。

這些誤會楊衝鋒倒是不怎麼擔心,自己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可以隨人評價,但市委那邊要真有這心思了,今後共事時勢必會為兩方造成障礙。在體製裏可用一句俗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體製裏沒有地方不進行鬥爭的,隻是看不同利益代表之間的情況而定。如果都是明智的人,自然能夠看到彼此之間那種承受的底線,不會隨意去碰觸,就形成合作的勢態。

而大多數情況下,都想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想通過一次次的優勝而將對手徹底地擊敗,獨占一方。但這樣的局麵實際是不會存在的,至少在長時間裏不會存在。楊衝鋒明白這一點,也知道市委書記比自己早來一個月,肯定在收拾之前的亂局中,已經組成一定的聯盟。自己是不是他的聯盟之一,對市委書記說來是極為重要的,也決定著今後在平通市權力格局,今後的經濟圈和經濟建設工作的走向等等。

自己一到市裏,各方麵都會將目光盯住市政府裏。自己的情況,市委書記怎麼會不知道?

韓東偉今年五十三了,五十三歲的正印正廳對他說來不算好,之前在沿海的一個地級市裏任書記,調到平通市來也隻是平調。當然,平通市要發展起來,很明顯地要升格的,就算在這位置上不動,今後也會隨著平通市的升格而升格起來。在沿海,熟悉了那邊的工作方法,也熟悉經濟建設工作,到平通市來也許一展身手,在兩三年裏就將到效果。來之前,那邊的一些朋友,也都給過承諾會在適當時機,到平通市來尋找商機進行投資,支持韓東偉的工作。

平通市是個大的爛攤子,韓東偉在領導給他做工作時,對平通市總體說來還是看好的。一般規律是,大亂之後必然大治。何況江北省以及上層都不希望見到平通市再亂下去,已經收拾了一番,自己過來可說助力較多,有利的因素更多。就算無為而治,三年五年就憑國家所給的政策,也會有顯耀的業績給自己摘取。

到平通市後,市裏的權利格局已經給打破,更多的都是些無主之孤魂或者是心裏惶惶然就怕下一個被打擊到的人。等韓東偉一到任,自然都紛紛找機會前來表示各自的態度,韓東偉自然敞開胸懷大肆接納,雖說不會很快就形成穩固的政治團體,但至少在麵子上平通市已經給韓東偉穩定住,這也是上麵的人想看到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