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的老大此時和市政府那邊正處於蜜月期,但也會將主動權爭取到手裏的。田陽燦知道,紀委要有這樣的機會找市政府那邊的不是,自然是樂於見到的事。這是從政治上來分析這件事能不能做,再說,侄女找到自己,也不能就這樣看著她們家受這麼大的委屈。對石磊而言,這一次挫折算是很大了,不站出來為他伸張,那今後在他心裏不是總留下這樣的陰影?
最主要的是,利用這一事件挫一挫市政府那邊,是市委這邊人人都想見到的。達到這樣的政治目的之後,市委書記自然心裏明白,對他田陽燦而言,還是有利益的。這樣帶著政治利益進行站隊,老大今後自然會另眼相看。
市政府誰是陳處長?田陽燦本想問一問到底是誰,但在石磊和他老母麵前,覺得這樣直接問會讓兩人會誤會自己欺軟怕硬,不敢堅持原則。
當下隻是問了侄女兩句,情況是不是這樣?那婆娘自然不會改口。
隨即田陽燦要紀委辦公室的人來,讓石磊母子將發生的事情始末在說一遍,並記錄在案。說明白後,那婆娘還寫上自己的名字。石磊始終都不說話,作為未成年人,也就不讓他簽下自己的名字。
那婆娘簽了名後,紀委的人就動作起來,畢竟是有名有實的情況反應,不是一般的無名告狀信。
田陽燦見事情的推動已經到這一地步,就抽身離開,不再過問,表示要回避才行。田陽燦在紀委裏時日不短,又是副書記,自然有人捧他的場。經辦人見被告的人市政府那邊的人,心裏也覺得要好好查查一查才覺得解氣。
按正途來做這事,該當先到三中那邊核實石磊母子所說的事實,才能夠去找市政府那邊。可這一次辦理的人卻偏偏將這一途徑故意忽略掉,以達到市委這邊的目的。
田陽燦也在其中打一個時間差,沒有第一時間給紀委書記洪義友彙報案情,知道事涉市政府那邊的領導,到最後肯定就是一個扯不清的事,紀委先出奇不意地出招,才能讓市政府那邊招架不及。等紀委辦案的人和事政府接觸之後,再想書記洪義友彙報也不遲。市委這邊,哪一位領導在心裏不想找到市政府那邊的過失?
隨著事情的進展,很快就將陳雨蘇給找出來,第二天,紀委的人從三中學校裏,也得知減負辦那邊確實送過來六萬元,是對李芳芷進行精神賠償的。但這錢還沒有交給李芳芷,此前校長承諾給李芳芷休假的,但李芳芷一到學校之後先去上課,這好似都還沒有到行政辦公室去。
紀委的人要將這六萬元提走,但校長也不知道要怎麼樣處理才好。對於這樣的事,之前也沒有遇上過。很快紀委的人就和李芳芷見了麵,也不先詢問發生在石磊身上的事,而是揪住這六萬元來問的。李芳芷自然莫名其妙,一口否認她提出什麼要精神賠償,也否認陳雨蘇說過這樣的話。
可六萬元前已經在昨天下午就送過來,已經是事實,就算沒有交到李芳芷手裏。但怎麼可能有石家自主交錢過來的道理?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爭辯無果,辦案人員將三中這邊的情況彙報後,將那六萬元提走。李芳芷對這些事還是認識不足,總覺得事實就是事實,再說,自己確實不知情。學校、減負辦都可以給自己作證的,當時雙方說這事時,這麼多的人都在。
紀委的人進到市政府裏後,李飛勇才知道這事,心裏也感覺到莫名其妙。陳雨蘇是什麼樣的人,他心裏還是明白的。對輕重緩急,什麼事能不能夠做陳雨蘇哪是那種分不清的人?但紀委的人已經到來,作為市政府這邊,麵子上還是要配合的。有自己在,也不會讓人隨意去打擊陳雨蘇。
才到市長身邊,作為老資曆的秘書,李飛勇見這段時間的陳雨蘇變大之大心中是暗喜的,也慶幸自己給市長選出一個好秘書來。這也是李飛勇絕不相信陳雨蘇能夠做出什麼事來的原因。如果說時間長了,陳雨蘇做出什麼事來,那還有可能,如今陳雨蘇在自己的位子上都還不穩固,正在爭取表現的機會。什麼事有這更大更重要?
陳雨蘇很快與紀委辦案人員見麵,陳雨蘇將自己到三中的過程說出來,至於老婆李芳芷和石磊之間的矛盾,他沒有多說,這些事應該是紀委的人去核實的。對那六萬元賠償金,陳雨蘇是一口否決的。
案子一時間沒有辦法落實下去,各方麵都還要去核查。等紀委的人走後,不用一天,陳雨蘇的事就會沸沸揚揚了。
李飛勇在他這樣的位子上,自然會看到這一點。當下將陳雨蘇叫到自己辦公室裏去。
輿論出現一邊倒,社會上也就三中發生的事都關注起來,網絡上也吵得沸沸揚揚。但涉及到六萬元之後,支持李芳芷一方都無法解釋這樣的問題。才三天時間,三中的事件就成為平通市最為受人關注的事,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事實的真相,除了少數人對李芳芷和陳雨蘇表示支持外,不明真相的人自然都會同情“弱勢”群體一方,畢竟石磊作為學生,有什麼錯老師進行教育都是老師的義務,體罰、交六萬元精神補償都是人們無法接受的事。
市委市政府的人大多也知道有這麼一回事了,隻是都在私下議論,受害者沒有直接站出來,市紀委又已經幹預還沒有得出結論來。人們也不好直接說出來,畢竟另一方是市政府最新的紅人陳雨蘇,他的背後就是新市長。
市委紀委找陳雨蘇了解情況時,他心中坦然,之後有向秘書長李飛勇彙報了發生在三中的事情經過,之後就安心他的工作了。但兩三天來人們對他的議論,雖沒有聽到多少,但還是能夠感覺到的。陳雨蘇也隻有用組織會將事實真相查清楚,而三中那邊確實都有很多人見證來安慰自己。
陳述全和石誌海兩人當天將六萬元交到三中校長手裏,自以為能夠將發生的事擺平,還能夠巴結到陳雨蘇。沒有將錢直接交給李芳芷手上,也是值得這樣的錢,李芳芷之前就說過不要的,六萬不多,對陳雨蘇說來隻怕是毛毛雨,但第一次也隻能表示下心意,試探一下才比較穩妥,何況還有這麼好的借口。
但事情的發展卻完全出乎兩人之前所想,陳述全得知紀委過問此事時,雖不知道是石磊和他老母到告狀,但心裏早就懊悔不迭了。也不知道要怎麼去做工作挽回,但要他直接給紀委去說明,心裏哪肯將這些過錯攬到自己身上?
思謀著要怎麼樣去避禍才好,石誌海都還不知道是家裏的人到紀委反映情況的,跟在陳述全身邊討計策,陳述全隻有用話先安穩住他,說先看看情況再說。
其他人的熱議、網絡上的留言、市委紀委那邊做的工作,李飛勇也都知道的。本來聽陳雨蘇說過事情的經過,對陳雨蘇兩人處理這事覺得很不錯,也證明自己看人沒有看錯的。但隨後事情演變卻大出人的意料,人們對學校的關注也異常的高昂。李飛勇處在他的位子上,看事情就不會這麼簡單。
社會的輿論雖強,但要是將整個過程說出來,大家自然有分辨力。可如今事情推動到這種情況,市委紀委那邊卻又對事情拖著,沒有將事件的雙方當事人召集過問落實,也沒有到三中詳細調查。任由輿論的發展,將對陳雨蘇產生很大的壓力,繼而對整個市政府的工作都會有影響,自然也會對新市長產生影響。
陳雨蘇的位子很特殊,其影響力就不單單是他本人,更讓不明真相的人將他看成是市政府的形象、新市長的形象。
李飛勇想了之後覺得跟市長彙報,事情雖不大,但涉及到陳雨蘇就不同了,李飛勇要對這樣的事情進行彙報。
走進辦公室裏,見陳雨蘇一臉的慚愧之意,李飛勇也不知道要怎麼樣安慰他,就算自己信得過,市長知道這樣的事之後,是不是還信得過他?自己就算想維護他,那也要市長心裏不計較這樣的事才行。領導要是想將他換下來,李飛勇也是無能為力的。
也沒有多做暗示,李飛勇覺得此事怎麼樣給陳雨蘇說,都是於事無補,隻會讓他心裏更不安定,繼而做出什麼錯事來。陳雨蘇不可能幹預到紀委的工作,李飛勇也不可能做這樣的事。
見到市長後,李飛勇說“市長,有件事要給您彙報。”
楊衝鋒對李飛勇還是比較滿意的,見他進辦公室來做比較正式的工作彙報,也就站起來,從辦公桌後走出來,坐到沙發上。李飛勇將他的茶杯從辦公桌上拿過來,加了水,放到茶幾上才坐到領導對麵。
事情有點複雜,也還有很多是推測的成分,此事說出來是有些不夠嚴謹。但要是壓著不說,不僅僅是對陳雨蘇個人、對市長、對市政府都會產生負麵作用,今後必然很難挽回。但李飛勇在他的位子就要對市長的工作負責,這樣的事就必須給領導彙報。
隨即將自己所知的事情過程做了彙報,楊衝鋒聽秘書長說到陳雨蘇的故事,一臉平靜地聽著。說道陳雨蘇成為市長專職秘書後,都沒有跟家裏人說,而三中等單位都不知道他位子的變化,心中對這樣一個秘書印象還是不錯的。
跟在領導身邊的秘書,最難得的就兩樣,一是工作能力,能夠及時領悟到領導的工作意圖,傳達領導的意思不走樣,繼而配合著領導進行工作;二是為人,初到這樣的位子,不免都會竊喜,專職秘書的地位之高,主要在於下麵領導們都要通過他這樣的途徑來接近領導,就是非常好的資源。就算大家都知道要低調為人,實際中做到的人卻不容易。
陳雨蘇跟在自己身邊的時日不多,對他的工作能力問題可以確定了,但對於他的為人也不是一眼就能夠看穿的。背後的事,楊衝鋒也不行對他進行核查什麼。
市裏發生這樣的事,又涉及到楊衝鋒,金武的小組對這樣的事早就注意到了。雖說有些細節上不知道的,但事情經過卻早就彙報到楊衝鋒這邊。楊衝鋒當然不會主動來提這樣的事,也是要看看身邊的人對這樣的事是怎麼樣的態度,他們會怎麼樣來處理這樣的事。
李飛勇說後,想了想,又說,“市長,剛才所說的事,有些事還沒有進一步核實,有些是聽陳雨蘇自己說起的,也要先核實才能作準。但這樣的事可不能有著輿論的泛濫,不僅僅對陳雨蘇是不負責的,對市政府影響也不小。我私下猜疑,裏麵是有人利用這樣的事在做文章。”
“哦,說說看。”對李飛勇這樣的態度還是很滿意的,跟緊領導了,就得將心裏的話都說出來才是,不能夠事事都怕出錯,在領導麵前也事事顯得小心謹慎的,就不是和領導貼心了。
“市長,要是作為一般案子,紀委怎麼可能在一天裏就將這樣的事傳了出來?特別是六萬元的精神賠償,這樣的事沒有經過紀委的核查,如今卻變成了事實一般。陳雨蘇說道當時在三中辦公室裏,陳述全隻說過要賠禮也應該有一些精神補償,但後來怎麼就變成了六萬元,其中有什麼內因,紀委卻一到三中就給這落實成事實了?這樣的事傳出到社會上,造成的輿論本來就不應該這樣的。再者,紀委的工作什麼時候這樣粗糙過,都沒有到三中細致了解情況,更沒有對發生事由的班級去核實當天的情況。我覺得這不是工作疏漏,而是有人有心這樣做的。”
“……”楊衝鋒沒有說話,看著李飛勇,見他神色自若,端起茶幾上的茶喝一口,“秘書長,你認為他們的目的就是陳雨蘇,還是三中?”
陳雨蘇本人沒有多少價值的,要是市長將他換下來,誰來繼任專職秘書也不見得誰就能夠得利。所以,造出輿論專門針對陳雨蘇本人,顯然是沒有這樣道理的,但事實卻又如此。
“我覺得有人是想通過對陳雨蘇的打擊,影響到市政府來。”李飛勇猶疑了下,說出這樣一句話來。語氣雖不堅決,但卻鼓足了力氣。這樣的話是有些犯忌諱的,無憑無據說有損團結的話,也不是一個成熟領導所應該說的。
楊衝鋒沒有立即說話,也沒有對李飛勇做什麼表示,他第一次在自己麵前說出這樣的話,也是下來決心了的。將自己先就掌握的一些情況與李飛勇說的情況進行核對,確實這事背後還真有些東西值得斟酌的。對市委那邊的態度,楊衝鋒換沒有為主要的事進行溝通,對所有事實真相也換沒有完全了解透徹。按理說,市委書記不會就這麼快有動作的,但這事說韓東偉一無所知,那也是不可能。他們的目的何在?陳雨蘇本人不該有什麼私仇,而對他本人打擊的價值不大,價值的所在自然就很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