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城位於羅恩帝國的西南部。相比於帝國那些千年古城,它還很年輕,至今隻有四百餘年的曆史,和帝國的年紀差不了多少。
這裏屬於帝國邊陲,所處之地又多為丘陵地帶,土地貧瘠。既不是所在行省的省會,也沒有什麼知名的魔法學院,按理不會有多麼的繁華。但整個城市綿延甚廣,城內建築氣勢恢弘;道路寬闊,行人車輛絡繹不絕;商會、店鋪也是琳琅滿目,到處都是一派繁華景象。要問原因,可是沾了魔獸的光。
幾百年前人類發現吃魔獸覺醒魔法天賦的路子後,將魔界大軍吃個精光不說,還一路追擊,將魔界大軍逼入了黑暗森林。當時形勢一片大好,人類自然不會懂得見好就收。各路大軍在森林邊彙合後,計劃著穿過森林,直接吃到它們魔界老家去。不過這黑暗森林綿延千裏,裏麵的惡山惡水全都籠罩在魔界的魔力之中,而且越是深入,魔力越強,可以說是險惡非常。林中的藤蔓樹枝受魔力影響,刀劈不斷、火燒不著,甚至還能主動傷人。山中常常生出陣陣毒氣,尋常士兵走進便死,卻能讓其間養育的魔獸戰力大增。整個森林仿佛是為魔族而生一般,實在是易守難攻。人類久攻不下,便獵不到魔獸;獵不到魔獸,便難以讓更多的人覺醒天賦。是以攻打黑暗森林一打數年,竟是越打越乏力。
魔界中擁有智慧的魔族顯然也意識到這一點,越退越深,完全不與人類交手。這幾百年間,人類即便假裝空虛誘敵,魔界的軍隊也從不走出黑暗森林襲擊人類。人類占了大陸,休養生息,鼓勵國民修習魔法與武技。但森林外圍隻剩下種類不多的低階魔獸,僅靠這有限的種類,學成魔法的人數遠遠不及當年和魔界大戰時多。多年下來,軍隊人數雖然增加了,卻更加過不了那黑暗森林。整個大陸儼然以這千裏之寬的森林為界,形成了一種新的平衡。
內陸的人類不斷的開墾荒地,漸漸恢複了往日繁榮。甚至軍隊也移師北上,專注於防守北方荒原的蠻族。大家吃穿不愁之後,打魔獸的主意的人也越來越多。雖然魔族的大軍潛伏不出,但黑暗森林裏有的是低級的魔獸。人們初時還小心謹慎,一邊捕獵一邊謹防魔界的反擊,結果發現魔族退的深了,早已完全不見蹤影。有人幹脆開始在森林邊居住,專門捕捉起這些低階魔獸。森林邊的小村越來越多,獵人們約定俗成當做市集的村莊,慢慢變成了小鎮。
原本順其自然慢慢發展,自然而然也會出現城市,不過怎麼也得好幾代人百來年的努力不可。但這法蘭城所在領地的主人謝裏亞伯爵高瞻遠矚,在廣闊丘陵中選中一塊較平的河穀大興土木。他移山填窪擴展平原,修建道路將其和內陸相連,讓自己的領地內的幾大商會、拍賣行都在此修建了分部。傭兵工會、酒館、市場和旅館等設施隨之而起,隻十幾年時間,這裏便成了整個帝國西南的貿易中心。而謝裏亞也由伯爵一步步升至公爵,他的家族世代控製了這一新興的地區。
日子和平,普通人指望出人頭地,原本隻有修習魔法和武技。武技的修煉門檻太高,天生擁有魔法天賦的人更是鳳毛麟角。吃魔獸覺醒魔法天賦可以說是普通人飛黃騰達的最直接途徑。人們對魔獸趨之若鶩,魔獸價錢因此水漲船高。越來越多不甘平凡的人,冒死去黑暗森林捕獵魔獸。獲得了獵物,沒吃過的自己先吃兩口試試,剩下的再賣了,即便自己沒覺醒也能賺好大一筆錢。城裏的商會收了魔獸,稀有的轉去內地拍賣,較常見的則就地處理。骨、角、魔晶、皮毛轉賣給製作武器防具、魔法器物的魔法工匠,肉賣給城中的酒館飯店。整個魔獸產業鏈一應俱全,這法蘭城也由此一步步繁榮起來。雖然仍然無法和首都之類的內陸大都市相提並論,但也算的上是西南部的中心了。
幾百年的發展,加上曆代公爵持續的大手筆投入建設,如今的法蘭城已遠非建成之初可比。整個城中,以中心廣場區最為繁華,這裏雲集各個商會的門店。得益於建設者高瞻遠矚的規劃,這裏配套設施非常齊備。清潔的泉水覆蓋全區,一條可供6輛馬車並行的寬闊磚石路貫穿全城,直通東西南北四處城門。
由廣場順著這條寬闊的馬路一路向南,走出廣場區後,則是普通商業區。這裏繁華稍減,但是建築卻開始變得風格各異,另有一番風味。
離開大道拐進城中的小路,道路就立刻錯綜複雜起來,外地人稍有不慎就會迷路。在一處不起眼的小水井邊,順著路邊幾塊木製招牌,可以尋到一條卵石鋪成的小路分出。沿路而上,轉過幾個彎後,可以看到一座精美的三層小樓。
這樓正麵在小路路邊,一樓有一排伸出的雨棚,下麵放了幾張圓桌。往上看去,整個小樓由淡黃色磚石砌成,窗台、門邊都有載滿植物的花盆或花壇裝飾。正門前有一個門廊,比雨棚伸出更多,直接通到路邊。門廊前的招牌上麵寫著“紮克餐廳”的大字招牌,以及“始於196年”的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