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輪回(1 / 2)

這個時候肖懿航在那裏也沒有注意到現在月光下自己的身邊的譚婷婷的想法。隻是準備見自己的張天師。這個時候肖懿航對著身邊的人說:“你們在這裏等著。”

三個人聽到後也沒說什麼。隻是在那裏想著自己以後怎麼樣度過自己的餘下生活。宴株紫自己就是想著自己隻能多活一天是一天。馬洛峰想著自己能否和這位仙人見上一麵。也讓自己在以後的修行的道路上有一點近路可走。

而譚婷婷並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裏?是生還是死自己以後也無法把握,自己現在想的就是隨遇而安。

我們要走的路,有著太多的不確定,他人的一句勸誡,自己的一個閃念,偶爾的得與失,都時刻在改變著我們命運的走向。世事難以預料,遇事無須太執,誰都無法帶走什麼,又何必糾結於某一人、某一時、某一事。隻有看開了,想通了,才能隨緣、隨性、隨心而為,不急不躁,不悲不喜,不鹹不淡,隨遇而安。

譚婷婷現在是最安靜的和最平靜的一個人。因為未來無論怎麼樣。自己依然會保持自己的本心。自己的未來永遠是那樣的輝煌或者化為塵埃。

這個時候宴株紫看著身邊的譚婷婷說:“你就不擔心嗎?現在雖然肖懿航進去了,但是那位張天師不一定就會救你啊。你以後準備就這樣嗎?”

譚婷婷笑笑:“人生在世,怎樣開心每一天就成為了最重要的事。也許成長經曆了酸甜苦辣,走過了灰暗陰霾,才會發現很多收獲都是以痛苦為代價才能換來的。像拔節的竹子,蛻變的蠶蛹,一寸一縷,一聲一息,都蘊含著成長的艱辛。無論結果怎麼樣。我無悔…”

這個時候宴株紫在那裏喃喃的在那裏念叨著:“無悔…無悔…”

這個時候肖懿航在那裏準備去看自己的師傅。這個時候隻見一個道觀裏麵。一個道人在那裏打禪坐著。鶴發童顏目光炯炯,五彩青紗隨風蕩漾,可曾見人間煙火,哪裏有世俗銅臭,好一位仙風道骨的世外高人!

騖髻雙絲綰,寬袍兩袖風。貌和身自別,心與相俱空。現在的張天師真是飄飄欲仙。任何一點看著都是那麼的自然。

隻見這個時候肖懿航在門口跪著。對著裏麵的人說:“師傅。徒兒不孝。希望徒兒能得到師傅的寵愛。幫徒弟渡過這個關口。

這個時候張天師還是直接張口了。看著麵前的徒弟說:“古時候,有個魯國人很會編織麻鞋,他的妻子善於織生絹。有一天,他們夫妻倆商議著想要搬到越國去居住。有人對他們說:“搬到越國去,你們將會貧窮的。”“為什麼呢?”那人說:“你織的麻鞋要賣給別人穿的,可是越國人都習慣光著腳走路;你妻子織生絹是為了做帽子的,而越國人卻習慣披頭散發。無論你們倆怎樣努力工作,再會做生意,都將徒勞無功,你說能不貧窮嗎?”魯國人連連點頭,打消了搬家的念頭。”

這個時候張天師也是看著自己的徒弟是不是真的能聽懂自己的話。自己說這些已經很明白了。

在下麵的肖懿航怎麼不知道自己的師傅是什麼意思但是自己想著自己的思路在那裏準備回應自己的師傅張天師。

肖懿航對著自己的師傅說:“戰國時期,孟子給學生上課經常拿子路的例子來教育他們:“子路十分虛心聽取別人指出他的毛病與不足,然後加以改正。從曆史上看,凡是君子都是吸取別人的優點、長處,自己來實行善事。如舜、禹等都是如此。君子的最高德行就是與人為善。”

這個時候張天師聽到自己徒弟的話。自己在那裏搖搖頭。看著自己的徒弟還是不知道自己錯在那裏。

然後接著說:“天道,寰宇萬象運轉之道。一切規律包羅於其中。由生入滅,由滅入生。陰極陽生,陽極陰生。循環不息。滅為混沌,生為兩儀。兩儀為陰陽。混沌為靜,兩儀為動。 順應天道即是順應運轉之道。因勢利導。“因勢利導”實則為“順應自然的人為幹預”。它含有“平衡”之意。生克治化,陰陽平衡。動靜平衡。是為中庸.”

張天師直接說道自己的徒弟在那裏的行為是不符合天道。自己在這裏做什麼都是徒勞。應該去順應天道的去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