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1 / 2)

黛玉歪著小腦袋看著四爺,心中很是好奇他的身份,因為父親是她最尊敬的人,可是如今父親卻又對他極是尊敬,那麼他的身份一定很厲害是不是?想了想,還是先謝過送玉的情,便道:“黛兒謝過四爺。”

四爺抱著她坐在了自己膝上,見她雖然是坐,卻也嫻靜大方,不見絲毫局促之態,不由得暗自讚賞,知道真不愧是書香門第的嬌貴千金,一舉一動都是透著書卷秀氣和尊貴氣度。

突然一陣戲樂聲響,外麵似是熱鬧得很,四爺是初見蘇州百花娘娘廟會,便抱著黛玉走出了雅間,也出了酒樓,林如海也隻得跟著了。

可巧路戲上唱的是西施,在蘇州一帶,俗稱西施皆為浣紗娘娘,或是荷花女神,加上西施又是曆代美女之最,而蘇州卻也多出美女,每年的百花娘娘廟會,也會有拜祭西施祠的習俗。

黛玉隻睜著眼睛看著,如玉精雕的小耳朵上戴著的兩枚白玉墜子也晃來晃去。

或許,在她的心中,西施的可憐可敬之處,都是天下無人能比的吧。

“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

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黛玉吟罷,胤禛卻是一臉驚異地看著黛玉,沒想到她小小的年紀,居然做得如此好詩。

亦連如海也有些詫異,沒想到女兒竟已可以作詩,而且還如此新奇別致。

胤禛笑對如海道:“你這女公子,真是了不得了,不但字句精工,而且不落俗意,亦不隨前人之意,真可謂別開生麵,立意新奇。”

黛玉有些累了,她又窩回了四爺的懷裏睡覺,當她熟睡的時候,四爺和林如海又回酒樓議事,到底說了一些什麼,無人知道。

但是自從四爺離開之後,林如海似乎是和賈敏有了一些計較,黛玉隻覺得父母有些奇怪,不久,青玉就突然殤逝,還不等黛玉從傷心中恢複,母親也一病不起,不久也撒手人寰。

兩年之間,黛玉乍然經曆了母親兄弟接連離世,大病了一場,稍恢複了一些精神的時候,突然又有外祖母因知女兒去世,便打發人捎了信來,又打發了男女船隻來,執意要接黛玉進京。

黛玉哪裏肯離開父親?自是不願意的,偏林如海也執意叫她進京,道:“爹爹年過四十,一生一世中也就隻有你娘親一個,如今你娘親和兄弟都不在了,我也無法好生照料於你,又無續室之意,倒不如你到了外祖母那裏,和姐妹們一處讀書學字,也省了爹爹好些精神。”

黛玉看著父親的麵龐,她也不希望父親為自己操勞,隻得忍住了淚水答應了,但想到來日竟將寄人籬下,不由得大為傷感。

林如海把女兒抱入了懷裏,亦有些舍不得,道:“你年紀雖小,卻也聰明有禮,你娘又是你外祖母極疼的孩子,必定你也不會受了什麼委屈。如今爹爹已將你所喜愛的一些古玩書畫都叫雪雁和雪鳶給你收拾了,你隨身就帶這兩個丫頭一塊去吧。”

黛玉有些疑惑地道:“雪雁和雪鳶不是四爺的丫頭嗎?如今她跟了黛兒兩年,黛兒到了別人家,她也願意跟著麼?”

“四爺把她們給了你使喚,就是你的人了,自然是願意的,況且你對她們這些丫頭也是極溫柔平和的,她們都很喜歡你呢!”

林如海說這話的時候,忽然想起了什麼,道:“爹爹也給你準備了不少銀子帶著,因嫌累贅,所以隻有數千兩碎銀帶著,餘者都是京城裏皇莊的寶鈔,一共十三萬兩,想用的時候,就吩咐了這兩個丫頭給你換成了銀子使。”

黛玉本不大管這些銀錢之事,自也由著父親教給了雪雁和雪鳶兩個代為保管。

收拾好了的時候,可巧黛玉有一西席先生,名叫賈雨村,也曾中過進士,亦曾做過官員,因有貪酷之弊,故被罷職,如今因朝廷起複舊員,故此林如海修書一封,托黛玉之舅賈政助其入仕,因此他便帶著兩個小童,依附黛玉而行。

自到了京都,棄舟登岸之時,便有賈家打發了轎子並拉行李的車輛久候了。

黛玉知她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近日所見的幾個三等仆婦,其吃穿用度排場費用已是十分奢華了,何況今至其家,因此十分小心在意,惟恐他人取笑自己。自上轎進入城中,從紗窗往外瞧了一瞧,市肆繁華,人煙鼎盛,自與姑蘇不同。

行了半晌,黛玉忽見到路邊一個乞丐氣息奄奄地斜靠著街道一角,衣裳破爛不堪,形容枯槁憔悴,大有病容,十分可憐,卻是一臉憤世嫉俗的神色,也不像是個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