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丹尼爾方麵提出可以作價9000萬出讓所有份額,但保留可能的續集的投資權——隻是投資權,而不是某個固定比例以上的投資。
迪士尼開始變得不確定起來。
羅伯特甚至提議和丹尼爾到旁邊的辦公室單獨談談,他試圖了解丹尼爾為什麼作此決定。
在項目中不占據任何投資份額,就意味著丹尼爾將不再擁有除了男主角以外的所有權益,目前派駐在項目中的弗格森的製片人頭銜,也可能要被去掉。硬幣的另一麵,也就等於說丹尼爾不會再對這部電影有額外的義務。
他一戰成名的宣傳團隊,不會投入到這部電影中。
除了合約中規定的宣傳義務,他不會做更多的事情。
而他撤資的消息,將比《加勒比海盜》攝影棚火災的新聞,更加深入和嚴重地打擊這個項目
這就是是丹尼爾的戰術?
還是他真的改變了自己的看法,不再看好這個項目?
這是羅伯特需要從和丹尼爾的單獨溝通中得到的信息。
而且,相當重要的是,在係列橫行的當下,DD沒有堅持要在續集裏保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投資比例,這說明他們對未來也不確定——如果表現好,就爭取多投資,表現不好,就直接放棄,或者隻是象征性的投一點,基本上來說,除非題材真的得到製片廠的特別認可,不然有續集拍的電影肯定是賺了錢的電影,這樣的續集投資權其實是迪士尼對DD的一種權益讓渡。
可是DD選擇給自己留後路,即以放棄三成三的投資權,來規避迪士尼高層可能對一部虧本片的持續信任所導致的投資風險。
這當然意味著DD,或者說丹尼爾對這條路不是那麼自信了。
說實話,丹尼爾沒料到迪士尼方麵的反應,這是他低估了自己在羅伯特和迪士尼心中的位置,他對項目的判斷,以及對於項目的貢獻都比他想象的更加重要——這也是為什麼迪士尼允許他們保有20%的比例,作為一個喜歡收購,什麼都喜歡攬在懷裏的集團公司,這算得上是一種讓步。
而他在續集上提出的方案,其實是很沒有意義的,因為續集的合約肯定是要和他的出演條約綁定的,也就說如果要丹尼爾繼續演傑克船長,那麼就要接受DD的投資,沿襲第一部的投資份額當然是丹尼爾可以理直氣壯提出來的方案。之所以這麼提,當然就是羅伯特所想的,這是一種戰術行為。
這個戰術顯然提到了出乎意料的作用,所以現在丹尼爾在應對的時候,不得不打起更多的精神來。
“唔,我對這個項目當然還是抱有信心的。”丹尼爾首先安慰了一下羅伯特,“環境沒有發生變化,所以我當然沒有改變自己的看法。至於我們的方案,羅伯特,這是你們提出來的談判,而不是我們,不是DD想要撤出來,而是你們希望DD減少比例。但現在看來,迪士尼說,如果沒有滿足一定的比例,也就是80%,你們不打算為電影出全力,卻要求我們在權益減少的時候,依舊將它當成最重要的項目來做——這不太合理,不是麼?如你所說,如果我們要開啟一個新的項目,那麼對於DD來說,就必須全力地投入進去,這個時候,從《加勒比海盜》裏徹底退出去就是一個可以選擇的方案,這會變成隻是我的一部出演電影,和DD,和我的投資部沒有關係,我們可以專心去做別的。這是我們最基本的看法,而報價,就是基於我們對於電影獲利的評估,說真的,9000萬的決定真的不貴,隻是考慮到資金回收和再投資方麵的加成,我們才喊出了這個價。當然,從迪士尼的角度來看,我也可以理解,畢竟幾個月的時間,電影隻拍到一半,當初的3500萬就變成了9000萬,這有點無法接受。但這就是投資,不是麼?鮑勃你比我更懂這些,幾個月的時間足夠改變很多的事情,比如我的片酬,還有你在迪士尼董事會上的權力。”
“所以DD不對續集有硬性的要求,也是因為你們打算退出,導致沒法把握後續的計劃?”
“基本如此。每年好萊塢都有很多賺錢的電影,《加勒比海盜》也可能是其中的一部,但DD沒法什麼項目都摻上一腳,如果我們無法參與現在,那單純地寄望未來,這是不負責任的。”
沉默之後,雙方重新回到談判桌上,開始就更細致的方向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