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領悟(1 / 2)

一直到地底四千丈,淩子凡才停了下來。這時已經到了地心外緣,熾熱的氣息撲滅而來,周圍岩層的壓力大到一個駭人的極限。淩子凡運轉歸元功,吐納隻見,黃色的劍元將他緊緊的包裹住。慢慢的煙霧般的劍元變成一根根細密的絲線,將淩子凡層層包裹,遠望去如同一個蠶繭。

化劍為絲,淩子凡不自覺的突破了這一境界。在這個地玄劍元所化的蠶繭中,淩子凡通過那一根根連接在毛孔上的細絲吸取天地靈氣,迅速的轉化為劍元。可是,這種速度還是無法滿足他的需要。

金色的光芒閃動,混元劍鼎被祭了出來。這劍鼎一出世,就急速的擴大,最後成為方圓丈二大小的巨鼎。淩子凡的身影輕飄飄的往下墜落,最後躺在了巨鼎中央。混元劍鼎中間金光乍現,劍氣繚繞,中央出現了一朵碩大的蓮花。這蓮花並非實物所化,而是劍鼎中蘊蓄的劍氣所凝聚。淩子凡躺在蓮花上,花瓣慢慢的合攏,將他裹住。

蓮花地下深處無數的長劍,如同觸角一般與寶鼎聯係起來。而寶鼎的三隻腳牢牢的紮入岩石之中,不斷的吸取著地心深處的玄黃之氣。雄渾無比的靈氣進入寶鼎之中,很快就轉化為劍元,通過中央的金色蓮花輸送到淩子凡體內。如果說寶鼎是母親的**,那麼淩子凡無疑是其中的嬰兒,通過金色蓮花這根臍帶吸取養分。這比單純的用自身去轉化劍元要容易得多,難怪邪劍尊者要將這等寶物藏在伏龍山中,對於劍仙來講,沒有什麼比高效率的吸取劍元更為重要。

巨鼎不斷的往下深入,淩子凡的肌膚在劍元的滋養下散發出一種誘人的光澤。突然,淩子凡睜開雙眼,渾身巨震,猛烈的劍氣縱橫交錯,整個巨鼎都被劍氣衝擊得劇烈晃動。淩子凡隻覺得丹田之中劇痛難忍,劍元急劇的壓縮,最後形成一柄一寸大小的黃色光劍。瘋狂的劍元並沒有停滯,朝著任督兩大主脈衝擊,最後在兩大主脈的要穴之中都形成了相同的黃色光劍。如此循環往複,經曆了一百零八次衝擊之後,淩子凡的主要穴道之中都蘊含了這樣一柄奇異的光劍。

按照九玄歸元劍劍譜上的講述,修煉到極致的時候,全身三百六十五處穴道都會被光劍填滿。這些光劍是自身劍元所凝聚,是人體內的玄關所在。隨著功力的加深,光劍會隨之發生變化。若是全身的光劍聚集到一處,那時候劍元會重鑄肉身,成為真正的萬劍之體,到達不死不滅,與天地同壽的境界。

一百零八個穴道中的光劍還未完全的成型,淩子凡運用九玄歸元劍中的藏劍於穴心法,隻見他渾身劍氣激射,一百零八道淩厲無匹的劍氣衝出體外,外放的劍氣被金色的蓮花吸收,隨後輸入淩子凡劍絲凝聚的蠶繭之中。經過這番循環,劍氣變得更為純粹,這金色的蓮花起到了過濾雜質的作用。畢竟,劍氣都是由人自身激發,由於人體自身存在雜質,難免會影響到劍氣,要想凝聚出劍芒,就必須將劍氣之中的雜質濾掉。

淩子凡運轉玄功,穴道中的光劍逐漸明亮,彼此之間遙相呼應。隨著劍元的流轉,原本清澈的經絡中湧現出了黑色的液體,這就是體內的雜質。這些雜質逐漸排到了體外。周而複始,淩子凡穴道中的光劍越來越明亮,最後凝聚為一寸多長的黃色小劍,隱藏在穴道之中。

隨著修煉的加深,黃色光劍突然猛烈的震顫起來,淩子凡猛地睜開雙眼,身子如同陀螺般高速旋轉,整個劍鼎中央出現一個巨大的黃色漩渦,這是旋轉時的劍氣所形成的。

“劍氣九轉,開!”

淩子凡猛然一聲暴喝,一股浩瀚的的氣息席卷而來,劍氣所形成的漩渦被這氣息一掃而空。短暫的沉積過後,淩子凡周身黃色的光芒流轉,千道劍芒從體**出,整個人如同一柄絕世神劍般熠熠生輝。盤膝而坐,淩子凡默誦著劍訣,但見這千道劍芒不住的縮小,最後凝聚為一道直衝霄漢的黃色劍芒。最終,這道黃色的劍芒沒入淩子凡體內,淩子凡淡淡一笑,深處手指,但見一道三寸長的黃色的劍芒在指尖舞動,煞是好看。

這股細小的劍芒沒有剛才那道黃色劍芒粗壯,但卻是劍芒大成的標誌。隻有將外放的劍氣收斂自如,才能使得剛猛的劍芒變作繞指柔,按照清虛劍神的說法煉劍者到了這一層次才算是登堂入室。

收起混元寶鼎,淩子凡上到了地麵。此刻,已經是羅天界的深秋時節。但見漫山都是火紅的楓葉,在夕陽的映照下透著種淒美。獨立高山之巔,淩子凡投下一道長長的影子,望著西天下墜的斜陽,淩子凡也不由得生出悲秋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