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六十載遊厲天下,見百家武學,吾盡習得,返鄉己九十之知天地已命。幡然醒悟,吾雖不能成為武極強者,但吾可創出最強絕學,遂融百家所長,更加吾最喜劍,便曆三十年,終在入土之日,創出三式劍決,日:斷江,日:斬嶽,曰:斬我,三式即成,名為三斬劍決,劍決己成,吾含笑矣”。讀完第一頁的文字,小晨必有所觸。
不知怎地,小晨仿佛看到這位己入土許久的長者對後輩習這三斬劍決的期待,輕輕一笑,翻開下一頁,隻見雨著一個小人,雙手舉劍雙眼貫注前方,好似渾身力量皆在這一擊之上,好似能斬斷江河,隻見小人下有字,“此式斷江,練者每一斬皆全身力氣,精神,所念所思皆集於劍上,一往無前,方為斷江”。
小晨眉頭輕鄒,翻開第三頁,隻見上麵仍畫著一小人,雙手持劍,半蹲於地,好像要把無盡大地的力量引於已身,加持劍上,一往無前,一劍斬嶽。其下寫道“此式斬嶽,彙全身精氣神,彙於劍上,引大地之力彙集劍上,所向無敵,方為斬嶽”。
小晨看完後眉頭更皺,翻開最後一頁,隻見上麵持劍向又前斬去,前方無物,卻不知在斬什麼,又或者什麼也沒斬,其下寫道,“此式斬我,乃斷江,斬嶽之後最強一式,要練成,需萬法歸心,道法自然,一劍破萬法,斬敵更斬我,斬我更斬敵,是為斬我。”
看完之後小晨的臉都鄒在了一起,心中對這已逝老者的敬仰沒了,還想著他若在眼前,非一劍先劈了他,這是什麼劍決,完全是在坑自己,但想起老者一生百二十年本劍決,可能會有些不同,反正也沒什麼劍招可練,便練一練這三斬劍決,心中又想到,若自己練不成便讓這三斬劍決和自己一起離開這世上,讓其失傳。
心中揣磨著劍決卻睡了過去。這幾天城中廝殺不斷,一開始還是為了爭奪三斬劍決,後來卻純屬是為了恩怨,每日城頭、巷尾總有幾具死屍,直到後來城中官員看到亂鬥擴大,直接加派了數千兵馬,與城中日夜巡邏,看到廝殺者,直接處決。在殺了十幾個鬧事者後,巨野城又恢複了平靜。
至於是真正平靜還是平靜之下暗流湧動小晨卻都己不再乎。因為老爹他們已經購得十數車糧食,種子,鐵器,還專門購買了一車書,用以回去之後供村中孩子看和學習,然後這一日清晨,古陽大手一揮,眾人全部返程,也不管其他少年的願意與否。
眾人趕著牛車出發了,而小晨卻隻是坐在車上,看著想著三斬劍決,不停琢磨著,不時喝上兩口,忘乎所以,其餘人也都見怪不怪了,幾日後到了那山坡木中,與早已等在那的人相合,趕著三十幾輛牛車返回村中,人們個個喜笑顏顏。
而小晨卻是一彙合,便拿過黑鐵劍,按照三斬劍決上所說方式,舉起斬出,別說,每次舉劍斬擊,小晨都拚盡全力,全神貫注,決無絲毫雜念,每一擊後都跌坐地上,喘息半天,至於為何如此,小晨隻是口中罵上兩句“娘的,這劍真沉”。
卻是黑鐵劍奇沉無比,讓小晨每次必須盡全力才能舉起,必須全神貫注才能將劍斬出,而且腦中每次舉劍時都被一股奇重擊散了雜念,正好合了三斬劍決修煉之法。
回村這一個多月路程。小晨必皆盡全力負劍而行,停則舉劍練習三斬劍決,每日必累暈於地,然後被老爹或小虎灌幾口苦根酒,因為有這苦根酒,小晨才能堅持下來,一月多了,這一日眾人不在在臉上帶著長期跋涉的勞累倦意,而是換上笑意,不去管這笑意後的疲倦。
因為今天將要回到村裏,怎麼能不開開心心的回去,走了半天便見了村前山坡,又見山坡上有點點小人在望著這條出村小路,然後看見小黑點移動消失,然後山坡上出現更多大小人兒,和歡呼聲,還有人兒向著牛車隊趕來。
古陽大手一揮,眾人皆快趕了拉車牛,隻望牛走的快點,好與村中家人相見,都說望山跑死馬,這是望山跑死牛,跑死人,足足兩個時辰後,車隊才走到村外山坡下,村中迎接的人便看到了歸來的兒子丈夫,爹爹、兒子、哥哥個個臉上僵硬的笑著,嚇了村中人好一跳。
最後還是古陽大笑一聲,說了聲“回村,發禮物”,才讓奇怪的親人轉移了注意力。小晨苦笑一聲,看著懷中忘記了苦根酒的仇,正嘰嘰喳喳喊著“哥哥、哥哥”,並一臉奇怪地問自已臉上的僵笑,小晨心中隻得苦笑,笑了兩個時辰,誰的臉能不僵,卻不回答小弟小妹的話,跟著車隊返回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