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和親國書(1 / 3)

第74章:和親國書

北魏都城平城的皇宮,建有多座宮殿,主建築西宮,是皇帝及其後宮居所。

朝政議事在太華殿,大型祭祀酒宴皆在西宮宏偉的太極殿。

與西宮一牆之隔的東部,是東宮太子府,位於皇宮之東部。

所以太子府也稱為東宮。

除太子一家及其屬官外,守衛皇宮的禦林軍及殿中精甲也駐紮於此。

東宮太子府的書房,侍衛龍飛進來,龍飛是拓跋濬安排去保護顧傾城的隊長。

他把顧傾城今天出府發生的一切,事無巨細,稟告皇長孫高陽王飛鷹大將軍拓跋濬,包括路人錯認顧傾城為傾國。

無一絲遺漏。

“那小子竟誤將我的傾城為傾國?”拓跋濬眸光聚斂,蹙眉問。

龍飛點點頭。

拓跋濬摩挲著下頜,逐漸帶著玩味的笑道:

“我的女人,不但傾城,還傾國。

有眼光!就衝那小子如此慧眼識人,本王就饒恕他衝撞我傾城之過。”

“可能,就是不小心認錯人罷了。”龍飛道。

“傾城,傾國?名字一字之差,怎會那麼巧?”他再負手踱步,沉吟著:“我的傾城,竟像他母親?……”

“可知他是何許人?”拓跋濬倏然停下來,麵容肅穆的問龍飛。

“那人是驃騎營一名新兵。”龍飛道。

“叫什麼名?”拓跋濬又頗為緊張的問。

“侍衛隻送他安全回營,見他進了驃騎營,便離開,並未問他的姓名。”龍飛又稟道。

見拓跋濬對那人如此感興趣,遂再問:

“大將軍,那人可有什麼不妥?”

“明日回營,帶本將軍去見見他。”拓跋濬道。

“諾!”龍飛拱手道。

這時戰英也進來,向拓跋濬稟報:

“殿下,買奴隸刺殺顧小姐之人,查到了。”

戰英隨即附在拓跋濬耳畔說了幾句話。

“好,果然不出所料。”拓跋濬嘴角露出淡淡的笑,“我的女人也敢動,真是活膩了!”

“殿下,是否現在就去宰了他?”戰英問。

“不,讓他好好度過最後一晚吧。”拓跋濬微笑道。

再向戰英挑了挑眸色。

“好,屬下明白!”戰英也心照不宣的微笑道。

翌日早朝,拓跋燾在朝堂上與大臣議事,手裏拿著兩封國書,道:

“這一封是劉駿那小兒給我大魏的國書,祝賀老祖宗八十壽誕。

為表對大魏的尊重,還親自派太子出使我大魏,送來賀禮。

朕看了禮單,還著實豐厚。

他還有意與我大魏聯姻和親,既想求娶我大魏嫡親公主,還想將劉宋山陰公主,許配我大魏皇子。”

大臣們議論開了:

“那劉宋皇帝玩的是什麼把戲?這邊派人行刺我大魏高陽王飛鷹大將軍,轉頭又想與我大魏聯姻和親。以為這天下是他一家的嗎?他想怎樣就怎樣,他真是想得美!”

“劉宋居心叵測啊!”

“可能劉駿小兒是怕了我大魏,懼了我飛鷹大將軍,才想先以聯姻和親,穩住我大魏,讓他有喘息之機。”

“對,他這是以退為進,等他喘過氣來,養精蓄銳,才好與我大魏力拚啊!”

“但這古往今來,聯姻也是互惠互利,於兩國有利啊!”

“若真的有意聯姻,利國利民,停止戰火,也不失為好事。”

朝臣們各抒己見。

大司徒崔浩出來拱手道:

“啟稟陛下,據報,那太子劉子業,還未娶太子妃,便妃嬪成群,風評極差!”

“……哦?”拓跋燾微微哦了一聲,也不知他是否就真的不知道劉宋太子的所作所為。

拓跋濬也不屑道:

“我大魏好男兒響當當,自當保家衛國,還不至於要九姑姑一個弱女子去和親,被那個脂粉堆裏的俗男人糟蹋!

大漢當年也曾屢送公主到匈奴和親,結果戰火依然不斷,大漢的公主卻一個個在匈奴生不如死。這些都是前車之鑒!”

“是啊,父皇,劉宋後宮**。而且劉宋狼子野心,豈會真心與我大魏聯姻,隻怕九皇妹的一生幸福就葬送了。兒臣也不讚同將九皇妹嫁去劉宋。”拓跋餘也抱拳道。

“陛下,如今大魏隻剩上穀公主未婚嫁,是陛下的掌上明珠。

豈能嫁去那狼子野心的敵國,任人淩辱。”常山王賀蘭九真道,“此和親有去無回,關係上穀公主一生幸福,陛下切勿草率應允啊!”

他知道他兒子賀蘭敏都一向鍾情公主,若他們常山王府能娶公主,對常山王府的勢力,可大大的提升。

獨孤忠誠大司空的心思與常山王也如此一轍,他的兒子獨孤西風也想求娶公主,顯赫家聲呢。

於是也出言反對道:

“陛下,劉宋剛剛滋擾我大魏,被飛鷹大將軍擊退並奪了他幾座城池,他豈能善罷甘休。

這幾十年來,咱大魏與劉宋戰火不斷,早已是仇深似海,怎麼可能真心實意的和親。

他暗地裏行刺我大魏皇孫,明麵處還想求娶我大魏公主,隨心所欲,他當咱們大魏無人好欺負了嗎?”

拓跋燾此時也頷首道:“上穀公主尚未及笄,聽說劉宋太子與他那荒淫無度的父親一樣,也是個酒色玩樂之徒。

朕還沒見過他人呢,怎能隨意答應他的請求。

他劉駿小兒以為他自己是誰啊,想行刺朕的皇子皇孫,就派殺手來行刺。

想娶朕的公主,就憑一封國書,以為朕會乖乖將自己的掌上明珠送給他?

予取予求?真是異想天開!”

“就是,劉駿目中無人,豈容他劉駿小兒想怎樣便怎樣?太欺負人了!”大臣們又道。

“但是,兩軍交戰,尚不斬來使。

老祖宗壽誕,四方來賀,來者是客,那是好事。

朕總不能將客人拒之門外。”皇帝沉吟道。

崔浩頷首道:

“陛下說得對,來者是客,而且劉宋太子在魏境期間,他的安全,也不容有失。

若他一不小心在魏都城死了,就很難堵天下悠悠眾口,以為是咱們大魏將他所殺。

這樣劉宋發兵大魏,就有了堂而皇之的借口。”

“是啊,他若是來了都城,還是要對他的人身安全加以保護,否則那太子一不小心在大魏死了,劉宋就有收買天下人心的借口嘍!”拓跋燾也斟酌的搖頭歎道。

過了一瞬,拓跋燾又哈哈笑道:

“朕的上穀公主,未必與他劉宋聯姻。隻是他劉駿小兒,既有心將長公主嫁與我大魏皇子,與我大魏聯姻,這個,倒不妨考慮!”

拓跋燾舍不得將自己的掌上明珠嫁去敵國,但敵國的公主來聯姻,他又何樂不為?

北魏皇帝叫劉宋皇帝為小兒,而劉宋皇帝則稱北魏皇帝為老兒,雙方歧視毀謗打壓,這都是司空見慣。

“可是陛下,您不是曾下旨,皇子皇孫要為故太子守製三年嗎?這還沒到期,如何讓皇子娶劉宋公主啊?”禮部尚書出來問。

“這個嘛,劉宋公主與我大魏皇子的婚事,可以先定下來。”拓跋燾斟酌道,“若是利國利民之事,那——守製之期也可以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