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不周山(1 / 2)

一場戰鬥打到現在,霍雲從來不曾做出過主動進攻,便是剛才一記“疾風刺”,也不過是以攻代守罷了。

自穿越以來四個來月,他日以繼夜地專心修煉,不知不覺間早已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單論力道,他四肢都能發揮出五百斤力道,用上初學的寸勁,更能瞬間爆發到七百五十斤的程度。

而《基本拳法》和《基本身法》的大成圓滿,則讓他的武道基礎徹底打好了最堅固的根基,霍雲此時施展劍法,便是有著絕學難度的《霍家劍訣》也能隨心所欲,不受先天的條件限製。

要知道越是高級的武學,不管是修習還是施展,都有著苛刻的條件,比如內氣質量,比如筋骨,比如經脈……而《霍家劍訣》除了在劍道理解上要求有足夠的深度外,對於身體的操控強度也是一個硬性要求。

在霍雲剛從千仞山下來時,他的劍法造詣雖然已達登堂入室,但許多細微之處總是難以輕鬆掌控,往往需要消耗額外的精力和內氣才能徹底達成劍招目的,這也是他當初實驗自創劍招“大風起”直接失敗的原因之一,那可不僅僅隻是跟劍道理解、見識有關。

如今短板補上,他不動用內氣,光靠身體的力量也足以發揮出《霍家劍訣》一半以上的威力,便是隨手一劍,速度、力道和控製力暴增下,輕易就能劈開七八片飛舞的落葉、斬斷腰粗的大樹,在巨石上留下五寸以上的劍痕。

當然,這種種進度雖然放出去可以驚爆所有人的眼球,但霍雲也知這些不過是特殊情況。根據木桶原理,決定容量的不是最長而是取決於最短的一段木板,當身體這一塊弱勢彌補到相對瓶頸時,接下來就是要全方位齊頭並進,再難有爆發性效果了。

也正因此,霍雲生出參與實戰的想法。

以戰養戰、從生死的零界線中尋找突破……這樣的理論他從來不曾缺少。但理論歸理論,實戰可不是那麼好鍛煉的,霍雲總不會主動去挑撥或者挑戰別人,他本來是想進十萬大山找荒獸們對戰,也已經準備去籌備曆練用到的物資了,沒想霍鳴和霍安童主動送上門來。

一個煉氣五層,一個煉氣四層,起碼字麵上同屬凝元期這個層次,霍雲自然不可能放過這難得的實戰機會,因此,便是用劍主動攻擊就可以輕易把兩人傷到不能再戰,他也按捺了下來,專心磨練自己的應對和防禦能力。

霍雲的這點心思,不是霍鳴和霍安童所能理會的。他們既沒感覺出霍雲的縮手縮腳,便是隱隱察覺,也是把這當成是霍雲對兩人後台的擔心,出手反而會更加肆無忌憚。

於是,隨著霍鳴雙拳轟出,雙方再一次對上了。

首先發難的卻是霍安童。他居然不顧尊嚴地從躍在半空的霍鳴身下出手,森冷的劍鋒從兩腳之間無聲朝上刺出,仿若出洞毒蛇。

顯然,霍安童是打算趁霍雲將注意力放在霍鳴身上時偷襲,就算不能重創,最起碼也能讓霍雲心神大亂。

麵對這一記毒招,霍雲依然神色不變。強大的感知讓他輕易辨析出上下兩邊攻擊的先後順序,手中百煉劍一動,似慢實快地用劍身擋了下麵的劍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