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狼群(1 / 2)

霍雲在巨大獸穴足足呆了三天。

在這三天裏,他吃的是獸穴原主人巨大的殘軀,喝的是進山前就準備好的數個大水囊,白天也不出去狩獵荒獸,隻一心練劍,夜裏則慣例地用煉氣代替睡眠。

三天時間,不算長,不算短。但這段時間之於霍雲,卻是收獲頗豐,實際上已經是超出最初的預想了。

他這三天來專心於左手劍。

內氣方麵,雖然是因為接連兩次頓悟大躍進而來,但有獨創的內氣提純之法,稱得上根基穩定,禦使起來也能輕易由右手經脈路線轉到左手起同樣作用的路線。

身體方麵,本來就已經充分開發鍛煉,加上首次使用的三等上品煉體藥物“虎體膏”效果優異,對全身皮肉、筋骨、氣血的掌控又上了一個台階,分別使用左右手時,也沒有太多的差異之處。

外部條件完備,而自身對劍道的悟性、劍訣的理解也達到了一定水準。內外兼具之下,於是左手劍由設想到實踐,可說一路暢通。

從《基本劍法》的二十個基本動作到《霍家劍訣》的十二缺三路劍招,從最低造詣“初學乍練”到大成圓滿的“登峰造極”或是小成巔峰的“登堂入室”,基本是一蹴而就,絲毫沒遇上半分阻礙,仿佛這一番多日來的精心準備隻是杞人憂天。

當然,這隻是因果倒置的說法。如果沒有過去的精心準備,又哪裏會有這般水到渠成?

霍雲自不會認為白費了許多功夫,反而又一次感到了重大驚喜——他的左手劍,在同等內氣和力道的加持下,居然比右手劍威力還要大!

嚴格說來,真正意義的左手劍並非指用左手運劍對敵,而是真正為左手創造,專走偏鋒的劍法。與正統劍法不同,這類劍法往往乖僻詭秘,能從常人的死角或正統招式忽略了的地方進攻,讓人防不勝防。

而霍雲的左手劍,僅僅隻是用左手施展右手的常規劍法,這往往是事倍功半,威力不及尋常一半的。然而待到他的左手劍脫去生澀,真正融會貫通之後,他愕然地發現了一個事實,左手手臂上的一塊主要肌體要比其他人長上半分左右,肘關節也比旁人要靈活。

這就造成了他左手使劍的時候,同一個劍式,劍尖總是會比右手偏了那麼一兩寸,並且動作要比右手來著疏鬆。

剛發現這點的時候,霍雲把它當做是一個劣勢,因為當時施展的劍招威力和完成度還不及理論上的二分之一。想要改善這點,一般的辦法動用內氣或者在煉體時故意控製肌肉,隨著時間的潛移默化,它自然會漸漸變為常規的狀態。

隻是這樣的改造一個不慎,往往就是肌肉受到毀滅性損傷,反而得不償失。於是,在估量出成功率實在過低之後,霍雲換了一個思路。

所謂“山不來就我,我便去就山”,既然改變肌體不易,那就去改變劍招和運劍動作。

也正是這個改變思路,讓霍雲在巨大獸穴裏耗去了大部分時間。還是從最初的《基本劍法》二十個基本運劍動作開始,逐一而變,通過各種知識、理論調整,最後到《霍家劍訣》。

當所學的所有劍招武學逐一構想完成,然後進行實踐後,霍雲很快就發現,達到最佳構想的運劍動作或者劍招,往往比右手教科書般精確的同樣施展還要來得更高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