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太極拳與寸勁(1 / 2)

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

這是上一世武道拳法發展到巔峰時流傳百代的最高成就,其中《太極拳》更是在萬法齊喑的科技時代被當做是全民國術,而徹底普及到社會的各個階層。當然,被普及的《太極拳》其實隻剩強身壯體、養氣頤神的作用,至於實戰級國術的練法、套路和運用口訣,則依然隻在武道世界傳播。

霍雲在上一世少年時,曾跟鄰家的一位武師學武,所練的便是這《太極拳》,而且是起源版本的陳氏太極。

實際說來,陳氏太極雖然名為起源,但後來宗師繼往開來,所創版本無一不是精微神妙,彼此威力實是不相上下。霍雲當年誌不在武道,所教之人造詣也是平平,最後自然學無所成。

倒是穿越以來,他一心專於武道,全神貫注、廢寢忘食之處便是連他自己思來,也不由心驚,於是武道造詣、身體素質無一不突飛猛進,直到至今可以凝元初期的層次與固元期高手爭鋒。

至於當下重習《太極拳》,則是因為七天前霍雲已經憑借超人悟性將《霍家劍訣》的九路劍招推演到極致,劍勢已凝練到殘缺版本的巔峰,足有三成火候。於是他開始轉為練拳煉體。

這本來就是此行的目的之一,不過他身上所學武道在拳法方麵淺薄得近乎可憐,如果不算上前世,就隻有一門大成圓滿的《基本拳法》,雖然可以用來拒敵,但用之於煉體,卻已經無法滿足了,畢竟他如今單手已可隨意發出近千斤力道,如果運用寸勁,更是能瞬間增加發力,一拳碎石。

於是,再想進一步煉體,除了藥物輔助外,霍雲必須要換一門更高級的拳法。又因為貢獻度缺乏,他沒有在出行前去武庫兌換,而是選擇重拾前世的《太極拳》。

不得不說,這門傳世拳法不愧於它偌大的名頭。它有三種形式,除開用於表演和健身的民間“武術”外,主要是一種打法,一種練法。

這門拳法,看起來柔柔綿軟,講究四兩撥千斤,其實隻是表麵。它的打法其實最為剛猛,這個剛猛的勁,便是起源於冷兵器時代萬人敵猛將兄們所慣用的武器“錘”,甚至連個中許多拳法架勢都有著“搬攔捶”“撇身捶”的名頭。

而《太極拳》的練法,則與其他拳法形異而意同,都是練勁不練力。力是慣性,驟然間的爆發,用力的時講究“快,猛,疾”,而勁則是肌肉繃緊,慢慢的移動,用勁的時候要“慢,沉,穩”。

如果說打法是格鬥、製敵取勝的技巧,那練法就是增長力道的精粹法門了。

不同於大荒武道渾然一體鍛煉的粗糙方式,上一世又將拳法煉體分為“肉、筋、皮膜、骨、內髒”五個層層遞進的境界,並且“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太極拳》作為內家拳,不同於打坐搬運的靜功,而是經由打拳而成動功修煉內氣。

這般練就的內氣,無須根基,也沒有運用的限製,完全是作用於霍雲現在修煉《凝元功》而生成的內氣之上,為之提純凝練,恰好與經由鑄劍參悟的“火煉水淬”之法內外結合,事半功倍。幾日下來,他分明能感覺到因為連續頓悟突破的內氣開始深深紮牢根基,再無一絲動搖的危險,進境一日千裏。

在霍雲看來,《太極拳》的威力在大荒武道中排第幾等還不好說,畢竟他見識過的最強拳法就是霍璃那套二等絕品《諸天雷動拳》,拳出破空,實不是他當下的造詣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