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急先鋒東郭爭功青麵獸北京鬥武(1)(1 / 2)

詩曰:

得罪幽燕作配戎,當場比試較英雄。

棋逢敵手難藏幸,將遇良才怎用功。

鵲畫弓彎欺滿月,點鋼槍刺耀霜風。

直饒射虎穿楊手,盡在輸贏勝負中。

話說當時周謹、楊誌兩個勒馬在於旗下,正欲出戰交鋒,隻見兵馬都監聞達喝道:“且住!”自上廳來稟複梁中書道:“複恩相:論這兩個比試武藝,雖然未見本事高低,槍刀本是無情之物,隻宜殺賊剿寇。今日軍中自家比試,恐有傷損,輕則殘疾,重則致命,此乃於軍不利。可將兩根槍去了槍頭,各用氈片包裹,地下蘸了石灰,再各上馬;都與皂衫穿著,但是槍尖廝搠,如白點多者當輸。此理如何?”梁中書道:“言之極當。”隨即傳令下去。

兩個領了言語,向這演武廳後去了槍尖,都用氈片包了,縛成骨朵,身上各換了皂衫;各用槍去石灰桶裏蘸了石灰;再各上馬,出到陣前。

楊誌橫槍六馬看那周謹時,果是弓馬熟嫻。怎生結束?頭戴皮盔,皂衫籠著一副熟銅甲,下穿一對戰靴,係一條緋紅包肚,騎一匹鵝黃馬。那周謹躍馬挺槍直取楊誌,這楊誌也拍戰馬撚手中槍來戰周謹。兩個在陣前來來往往,翻翻複複,攪做一團,扭做一塊。鞍上人鬥人,坐下馬鬥馬。兩個鬥了四五十合。看周謹時,恰似打翻了豆腐的,斑斑點點,約有三五十處;看楊誌時,隻有左肩胛下一點白。梁中書大喜,叫喚周謹上廳,看了跡道:“前官參你做個軍中副牌,量你這般武藝,如何南征北討?怎生做得正請受的副牌!教楊誌替此人職役。”

管軍兵馬都監李成上廳稟複梁中書道:“周謹槍法生疏,弓馬熟嫻,不爭把他來逐了職事,恐怕慢了軍心。再教周謹與楊誌比箭如何?”梁中書道:“言之極當。”再傳下將令來,叫楊誌與周謹比箭。

兩個得了將令,都紮了槍,各關了弓箭。楊誌就弓袋內取出那張弓來,扣得端正,擎了弓,跳上馬,跑到廳前,立在馬上,欠身稟複道:“恩相,弓箭發處,事不容情,恐有傷損,乞請鈞旨。”梁中書道:“武夫比試,何慮傷殘?但有本事,射死勿論!”楊誌得令,回到陣前。李成傳下言語,叫兩個比箭好漢各關關:領取。

與一麵遮箭牌,防護身體。兩個各領了遮箭防牌,綰在臂上。

楊誌道:“你先射我三箭,後卻還你三箭。”周謹聽了,恨不得把楊誌一箭射個透明。楊誌終是個軍官出身,識破了他手段,全不把他為事。怎見得兩個比試?

一個天姿英發,一個銳氣豪強;一個曾向山中射虎,一個慣從風裏穿楊。彀滿處兔狐喪命,箭發時雕鶚魂傷。較藝術當場比並,施手段對眾揄揚。

一個磨秋解實難抵當,一個閃身解不可提防。頃刻內要觀勝負,霎時間便見存亡。雖然兩上降龍手,必定其中有一強。

當時將台上早把青旗麾動。楊誌拍馬望南邊去。周謹縱馬趕來,將韁繩搭在馬鞍鞽上,左手拿著弓,右手搭上箭,拽得滿滿地,望楊誌後心颼地一箭。楊誌聽得背後弓弦響,霍地一閃,去鐙裏藏身,那枝箭早射個空。周謹見一箭射不著,卻早慌了,再去壺中急取第二枝箭來,搭上弓弦,覷的楊誌較親,望後心再射一箭。楊誌聽得第二枝箭來,卻不去鐙裏藏身,那枝箭風也似來,楊誌那時也取弓在手,用弓梢隻一撥,那枝箭滴溜溜撥下草地裏去了。周謹見第二枝箭又射不著,心裏越慌。楊誌的馬早跑到教場盡頭,霍地把馬一兜,那馬便轉身望正廳上走回來。周謹也把馬隻一勒,那馬也跑回,就勢裏趕將來去。那綠茸茸芳草地上,八個馬蹄翻盞撤鈸相似,勃喇喇地風團兒也這般走。周謹再取第三枝箭搭在弓弦上,扣得滿滿地,盡平生氣力,眼睜睜地看著楊誌後心窩上,隻一箭射將來。楊誌聽得弓弦響,扭回身,就鞍上把那枝箭隻一綽,綽在手裏,便縱馬入演武廳前,撇下周謹的箭。

梁中書見了大喜,傳下號令,卻叫楊誌也射周謹三箭。將台上又把青旗麾動。周謹撇了弓箭,拿了防牌在手,拍馬望南而走。楊誌在馬上把腰隻一縱,略將腳一拍,那馬勃喇喇的便趕。楊誌先把弓虛扯一扯,周謹在馬上聽得腦後弓弦響,扭轉身來,便把防牌來迎,卻早接個空。周謹尋思道:“那廝隻會使槍,不會射箭。等他第二枝箭再虛詐時,我便喝住了他,便算我贏了。”周謹的馬早到教場南盡頭,那馬便轉望演武廳來。楊誌的馬見周謹馬跑轉來,那馬也便回身。楊誌早去壺中掣出一枝箭來,搭弓在弦上,心裏想道:“射中他後心窩,必至傷了他性命。他和我又沒冤仇,灑家隻射他不致命處便了。”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嬰孩,弓開如滿月,箭去似流星。說時遲,那時快,一箭正中周謹左肩。周謹措手不及,翻身落馬,那匹空馬直跑過演武廳背後去了。眾軍卒自去救那周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