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聰明遭折挫,狡獪失便宜。
損人終有報,倚勢必遭危。
良善為身福,剛強是禍基。
直饒三傑勇,難犯宋江威。
話說當時楊雄扶起那人來,叫與石秀相見。石秀便問道:“這位兄長是誰?”楊雄道:“這個兄弟姓杜名興,祖貫是中山府人氏。因為他麵顏生得粗莽,以此人都喚他做鬼臉兒。上年間,做買賣來到薊州,因一口氣上打死了同夥的客人,吃官司監在薊州府裏。楊雄見他說起拳棒都省得,一力維持,救了他,不想今日在此相會。”杜興便問道:“恩人為何公幹來到這裏?”楊雄附耳低言道:“我在薊州殺了人命,欲要投梁山泊去入夥。昨晚在祝家店投宿,因同一個來的夥伴時遷偷了他店裏報曉雞吃,一時與店小二鬧將起來。性起,把他店屋放火都燒了,我三個連夜逃走。不提防背後趕來,我弟兄兩個殺翻了他幾個,不想亂草中間舒出兩把撓鉤,把時遷搭了去。我兩個亂撞到此,正要問路,不想遇見賢弟。”杜興道:“恩人不要慌,我叫放時遷還你。”楊雄道:“賢弟少坐,同飲一杯。”三人坐下。
當時飲酒,杜興便道:“小弟自從離了薊州,多得恩人的恩惠,來到這裏。感承此間一個大官人見愛,收錄小弟在家中做個主管。每日撥萬論千,盡托付杜興身上,甚是信任,以此不想回鄉去。”楊雄道:“此間大官人是誰?”杜興道:“此間獨龍岡前麵有三座山岡,列著三個村坊。中間是祝家莊,西邊是扈家莊,東邊是李家莊,這三處莊上。三村裏算來總有一二萬軍馬人等,惟有祝家莊最豪傑。為頭家長喚做祝朝奉,有三個兒子,名為祝氏三傑:長子祝龍,次子祝虎,三子祝彪。又有一個教師:喚做鐵棒欒廷玉,此人有萬夫不當之勇。莊上自有一二千了得的莊客。西邊有個扈家莊,莊主扈太公。有個兒子喚做飛天虎扈成,也十分了得。惟有一個女兒最英雄,名喚一丈青扈三娘,使兩口日月雙刀,馬上如法了得。這裏東村莊上,卻是杜興的主人,姓李名應。
能使一條渾鐵點鋼槍,背藏飛刀五口,百步取人,神出鬼沒。這三村結下生死誓願,同心共意,但有吉凶,遞相救應。惟恐梁山泊好漢過來借糧,因此三村準備下抵敵他。如今小弟引二位到莊上見了李大官人,求書去搭救時遷。”楊雄又問道:“你那李大官人,莫不是江湖上喚撲天雕的李應?”杜興道:“正是他。”石秀道:“江湖上隻聽得說獨龍岡有個撲天雕李應是好漢,卻原來在這裏。多聞他真個了得,是好男子,我們去走一遭。”楊雄便喚酒保計算酒錢。杜興那裏肯要他還?便自招招:認還了酒錢。
三個離了村店,便引楊雄、石秀來到李家莊上。楊雄看時,真個好大莊院。外麵周回一遭闊港,粉牆傍岸,有數百株合抱不交的大柳樹。
門外一座吊橋,接著莊門。入得門,來到廳前,兩邊有二十餘座槍架,明晃晃的都插滿軍器。杜興道:“兩位哥哥在此少等,待小弟入去報知,請大官人出來相見。”杜興人去,不多時,隻見李應從裏麵出來。楊雄、石秀看時,果然好表人物。有《臨江仙》詞為證:
鶻眼鷹睛頭似虎,燕頷猿臂狼腰。疏財仗義結英豪。愛騎雪白馬,喜著絳紅袍。背上飛刀藏五把,點鋼槍斜嵌銀條。性剛誰敢犯分毫。李應真壯士,名號撲天雕。
當時李應出到廳前,杜興引楊雄、石秀上廳拜見。李應連忙答禮,便叫上廳請坐。楊雄、石秀再三謙讓,方才坐了。李應便叫取酒來且相待。楊雄、石秀兩個再拜道:“望乞大官人致書與祝家莊,求救時遷性命,生死不敢有忘。”李應叫請門館先生來商議,修了一封書緘,填寫名諱,使個圖書印記,便差一個副主管齎了,“備一匹快馬,星火去祝家莊取這個人來。”那副主管領了東人書劄,上馬去了。楊雄、石秀拜謝罷,李應道:“二位壯士放心,小人書去,便當放來。”楊雄、石秀又謝了。李應道:“且請去後堂少敘三杯等待。”兩個隨進裏麵,就具早膳相待。飯罷,吃了茶。李應問些槍法,見楊雄、石秀說的有理,心中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