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橫財(1 / 2)

明景六年秋天,對豐城老百姓來說根本沒有收獲的喜悅。

連著三個月滴雨未下,成片成片的肥土沃田已經幹成焦土,眼看著將顆粒無收。豐城內外,一群群叫花子像從地底下冒出來的一般又開始沿街乞討。

一家家,一窩窩的在破廟裏、城牆邊上滾了破被褥,搭起破草棚竟有長住的打算。不過這樣的景象豐城人已經習以為常,老百姓過日子不過靠天吃飯,遭逢災年大都如此。滿大街都是無所事事的人。

“聽說了嗎,餘記的東家被人給——”說話的人壓低了聲音,故弄玄虛的朝支愣著耳朵湊過來的人左右打量了一番,才做了個手抹脖子的動作:“殺了!”

“啊!”聽熱鬧的人們立時響起一片驚呼!餘記東家,豐城頂尖兒的富戶死了?

“是不是真的?”

“那~還有假?屍首剛被運進城了,我可是親眼得見!”自己的話受到質疑,似乎對他來說是莫大的羞辱,說到親眼得見的時候臉都漲紅了。

市井之中最令人感興趣的就是這類‘言之鑿鑿’的流言蜚語,而且與已無關偏還高攀不上的對象猶甚。

不大功夫,這則傳言便像長了翅膀的風一樣席卷了豐城內外,內容並不時得到更新,讓傳言更加豐滿、扭曲。從最初的劫匪到仇殺,甚至情殺,其中的情節各種曲折離奇、跌宕起伏到讓城裏悅來居的說書先生都望塵莫及。最後無一例外的都把焦點著落到餘家的後繼無人上,若傳言不假,那餘家——完了。

其實真相簡單來說也就一句話的事:豐城富商餘記糧鋪的東家餘炳文在收糧回城途中遇到了劫匪,失了錢糧連命都丟了!

災年、劫匪,不太平。

“亂囉,這世道要亂囉!”上了年紀的老人背著手搖著頭喃喃自語,抬頭仰望已經渾濁的目光憂鬱的遙望天際,心有餘悸的回憶著記憶中的災難。

城東茂源街,餘宅。

一大片青磚黛瓦高門大戶的宅第,無論規模還是氣勢在豐城那都是首屈一指。此時宅內卻是人人惶恐,一片兵荒馬亂之相。

“管家,怎麼辦,這到底要怎麼辦呐!”眾家丁無頭蒼蠅似的圍著這府裏頭最大的家丁頭子餘福。

“我如何曉得怎麼辦?”煩躁得直撓頭的餘福沒好氣的吼了一聲,“還不去請夫人出來討個主意!”

“哎,哎。”家丁餘六口裏應著,心裏卻打著鼓。他早通報了後院,說是夫人跟失了魂似的一言不發,再去也不過白跑一趟。怪就怪在老爺沒有兒子啊!

想到自家的老爺餘炳文,眾家丁都一個心思,那是既敬佩又同情啊。

餘東家本是西江吉安府名門旺族餘氏的子弟,隻因繼母不容才被發配到豐城來,除了分得一間小小的糧鋪外再無其他。可這人踏實肯幹,為人又和氣,沒幾年功夫,倒把個小小的糧鋪做成了豐城最大字號,並積攢下豐厚的身家,一躍成為豐城數一數二的富商。

可惜他子嗣不旺,自娶了本城小地主張家的女兒後,隻生下一女還體弱多病,養在深閨鮮少見人,之後數年張夫人再無所出,便納了一妾,妾室也隻生養了一個女兒,便再無消息,不久前倒是又納了個女子……唉,總之縱有萬貫身家卻無人繼承。

都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話不是沒有道理的,瞧這餘家,非但無人繼承家業,現在出了事連個出來主持局麵的人都沒有。

留下一府深宅婦人六神無主,現在餘老爺的屍身停在院內,都不知道要怎麼辦。

領了管家之命來後院討主意的家丁餘六老遠就聽得後院哀嚎一片,哭得好不淒慘。他搖了搖頭,到月亮門前徘徊不前。過了這道門就是內宅,他這樣的男家丁沒有通傳就得止步了。

“嘿,保全嫂子!保全嫂子!”好不容易見著一個仆婦,餘六忙上前叫住,“夫人現在如何了,可否能出來發句話?這老爺的屍首還停在院中,沒有示下不知該如何是好啊!”

“去去去,夫人現在哪有心思!大小姐剛才得了老爺的噩耗,大不好了。”被呼做‘保全嫂子’的那名仆婦不耐煩的揚了揚粗壯的手臂,“正等著熱水呢,我不跟你說了。”

忙端了木盆健步如飛的去了。

餘六進也不是,退也不是。這家真是屋漏偏逢連夜,禍不單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