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禮完畢,王皇後令眾女官坐在各殿妃嬪身後的空座上,繼續著自己的話題,王皇後精神飽滿,依然站著,說話時常常叉腰揮手,非常不符合素修印象中文雅嫻靜的皇後形象,倒像個十足的將軍模樣。
不知遭受幽禁的燕後為皇後時,是否也和王皇後一樣威風。
“如今大都換了新人,就要有個新模樣,萬不能和從前一樣行事,從前的陋習要一一改去,好的則繼續做著,無人可以例外。
各局各司的有品之人,要看清楚自個兒待的地方,明白自個兒做的事情,萬不可像外麵那些糊塗人一樣做些糊塗事。你們的事情幹得好了,我身為後宮之主,自然看在眼裏,若是有一丁點錯誤,我也能知曉。
不要存些僥幸,又覺得以前便是如此那般,我且給你們說,以前如此這般可以,但在我這裏不可以,任憑是誰,都不可以。
你們或許也都聽過我的行事為人,我是容不得一粒沙子的人——我在東宮時,是用軍法來管製那些婆子婢女的,原本混亂的東宮再也沒有不規矩的事兒——我向來喜歡直來直去的講話,你們給我說事情的時候,不必拐彎抹角,敞開天窗說亮話就是,正所謂要打當麵鼓,莫敲背後鑼,都說開了還省事些。”
王皇後忽然轉身,背對眾人,沒人看到她在向劉昭儀使眼色,有些忘了的話還是要劉昭儀幫她說完。
與王皇後相處多年的劉昭儀見狀,非常自然的接過話,若有所思道:“殿下所說,無有不可。然後就是一些瑣事,妾替殿下向眾人說個分明。”
劉昭儀扶著王皇後坐下後,拿起案幾上的一本名冊,娓娓說道:“殿下定了幾件事,其中一件便是各局尚宮每月要將每日發生的大事小情記錄在案,彙總成冊,下月初送至昭陽殿。
其二是,各局各司之人每五日要對所在局寺進行搜查,看看有沒有隱蔽極深的歹人,一經發現,送至昭陽殿。
其三是,殿下這些時日來操勞甚多,後宮之事繁雜,一人承擔不來,殿下遂點我來輔助,昭儀劉氏卻之不恭,隻好用薄才盡些綿薄之力——殿下決定,由本昭儀來負責各局各司的申訴與督查——以前這些事由內侍省負責,殿下與陛下議定內侍省不再參與六局二十四司的所有事務。各局各司可要記好,不要跑錯了地方。
其四是,殿下知悉陛下憂心國事,決心整頓後宮,為陛下分憂——釋放不用之人,收集不用之物,人放回民間,物收入國庫,既讓百姓合家團聚,又使府庫減少開支,還可以充盈些。
初步擬定的釋放名單大致如下——梨園各部女樂,女舞等共計五百五十一人,尚宮局共計二百三十三人,尚服局共計二百一十人,尚寢局共計四百三十二人,尚食局共計九十三人,尚服局共計八十五人,尚功局共計七十五人;安陽宮共計六百零八人,上陽宮共計九百五十二人。
第五件事,皇後殿下決定裁減後宮各殿用度,包括膳食、宮內衣服、首飾、薪炭、床帷茵席等,至於多少份額,殿下已讓尚宮局抄錄,明日送到各殿。
這第六件,便是殿下覺得諸事還是集思廣益為好,想請各位有些好主意就說出來,選中者可是有獎賞的,各局各司和各殿都可以說。”
成貴妃聽了這半響,聽到最後一句,不由得笑了起來,道:“宮中還能有幾個聰明人,能有多少好主意?後宮之才都讓你和殿下占盡了,哪裏還有更好的聰明人呢?”
王皇後略一笑,道:“別人說這話,我能聽進去,貴妃娘娘說這番話,我倒有點聽不進去——你是我們中第一個聰明人,就是懶些,不願管事情,不然我更加輕鬆。”
成貴妃擲下茶杯,笑道:“那我就更懶些,讓殿下做這個聰明人,我不喜歡管事情,隻喜歡聽故事。”
王皇後笑道:“故事還是少些為好,不然跟以前一樣,各局各司混亂不堪,天天故事不斷,就讓人煩心了。”
就在王皇後與成貴妃笑談間,外麵的杖責也已經結束,伴隨著整個過程的抽泣聲也停止了,頓時裏外一片死寂,聽不到一點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