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位上場的騎手在素修看來很是眼熟——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他應當是那日在跑馬場時就已經見過的江城王,李貴妃嘴裏的“時明”。
此時的江城王英姿勃勃,大顯神威,麵對左右悍敵,一點也沒有懼色,“東西驅突,風回電激,所向無前”,一次又一次從對手那裏搶回馬球,將其擊入球洞。場上的騎手因為陣陣激烈的鼓聲,更有膽色,場下擊鼓奏樂的宮人也因精彩的比試更有氣勢,擊打羯鼓的宮人動作連貫有力,像是要將鼓槌打入地上才肯罷休。
王皇後等人看了半日,也是叫好聲不絕,其中數劉昭儀最為得意,王皇後笑道:“倓兒愈發厲害了,不愧人稱‘馬場聖手’,以前本殿還擔心倓兒身體弱,不好長成,沒成想如此威武,簡直是和先皇一樣啊。”
昭儀亦笑道:“都是托了殿下的鴻福,才得以如此,他也不隻愛擊鞠,我也不知他怎麼這般厲害呢,他平日裏看書彈琴最多,和陛下如出一轍。”
成貴妃笑道:“能文能武,真是厲害之極了。我的慧嫻若是個男兒,必定讓他整日跟著時明,偷偷學些本事,不做個閑人廢物。”
昭儀笑道:“時明哪裏是本事大的人呢?幼時膽子小,怕黑不敢走夜路,打雷也不敢自個兒睡,我時常說他是個不中用的,把他說急了才去跟著一些人學些本事。這人啊,但凡不逼著他,他是不會乖乖做事的。我若不緊逼著他,隻怕他現在連馬球杆都害怕呢。”
久未說話的李淑妃接著道:“姐姐不要如此謙虛,時明如此優秀,都是陛下和姐姐教導的結果啊。姐姐天生勇力,所生的孩兒又會差到哪裏去呢?時明自打小就是個能人,眾多兄弟中無人能與他比肩而立,姐姐怎麼能說他打小就是個無能之人呢?他若是個沒用的,那他的兄弟們可就更不能細看了。”
一番話,直讓劉昭儀後背發冷,但也不好直接發作,隻得死死盯住地麵。
王皇後也開了口,道:“生子優秀莫若時明,各位妃嬪都應向昭儀一樣教導孩子,日後都要成為有用之才,文也行,武也行,孩子能行才行,本事大了,也要明事理,本事和懂事缺一不可,你們都如此做,孩子都行了,都懂道理了,便不會有什麼紛爭啊,大燕的江山才會更加穩固,你們的好日子才會過得更好。”
她們所有的話,素修也隻聽清楚了這一句,嘴上應承著,心裏卻五味雜陳。
在看了一番馬球比拚後,王皇後起身欲要回殿,眾妃嬪們都緊緊跟在其後,從跑馬場依次退出,但場上激烈的比拚並沒有隨著觀看人數的減少,而變得索然無味。跟在素修身旁的紫鳶頻頻回頭,沒有看夠。
王皇後素來都喜歡徙步,不喜歡乘坐輦車,所以在她入主昭陽殿後,對後宮進行了一係列的改變,其中就有廢除一部分輦車,意為“惜人力”,在其要求或暗示下,後宮之人也都養成了徙步的習慣,連皇帝李曜也都受其影響,每到後宮皆是步行。由於大明宮寬大開闊,李曜步行走不多遠就會停下,所以住在後區的宮人們鮮少能夠見到皇帝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