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思明沒有理會李曜驕傲的笑容,冷冷的用言語打擊著這位剛剛即位,意氣風發的皇帝。
“平楚地,降南平,撤藩王,收兵權——件件做得都很漂亮,可這隻是走了幾小步而已——況且都是為了你李家的江山穩固,並不是為了黎民百姓,更不是為了拯萬民於水火中,所以即使做得再漂亮,也與天下人無關,也不能說明你是一個很好的守成之君——”
“你的意思是那石如海坐到朕的這個位子上會強於朕?你如果真是這樣想,就顯得可笑了——先不說別的,單說如果那石如海坐到了朕的這個位子上,這個過程也是非常艱難的,而且要走完這個過程,必須要讓天下大亂,朝廷無力顧暇,你們才有機可乘,可天不願意如此,天不願意拋棄朕,也不願意讓全天下朕的子民受苦,才不讓你們的詭計得逞——上天將九州萬方都交給了朕,朕絕不會讓這九州萬方在朕的手中失去。
你跟著石如海那群人久了,對於朕的成見太深,對天下看得太簡單,如果你隻是有這點見識,有你做石如海的軍師,朕算是明白了石如海為何會節節敗退,又為何會在最後關頭拋棄了一直追隨他的你——你可能是有點小聰明,但絕沒有大智慧,更沒有輔臣之才。”
李曜算是看明白了,這個傳聞中的聰明人不過是一個滿腔仇恨,被某些存有壞心的人的話蒙蔽了雙眼,失去了自己的思考與見地,不過是一具行屍走肉,沒有什麼特殊的靈氣與靈魂。
頃刻,齊思明突然左搖右擺,身子晃個不停,臉上露出不屑的笑容,嘴裏說道:“僅僅見了人一麵,僅僅聽了人的幾句話,便認定了別人沒有才華,空有虛名,這是明君的作為嗎?在這方麵,高高在上的君上真是不如反賊石如海啊。”
李曜很不喜歡別人未經過他的同意便沒大沒小起來,今日齊思明說的話已經足夠死千萬次了,看來這個齊思明並沒有打算活著走出平城,活著走出刑部的大牢。
“你可知道,謀逆是大罪,在君上麵前失了禮數也是大罪——僅憑其中的一罪,朕就可以誅滅你的九族——”李曜終於撕下了溫情脈脈的偽裝,冷冷道。
齊思明並沒有畏懼與皇帝的權威,仍是以一種平淡的口吻道:“皇帝者,翻手可殺萬民,覆手可救蒼生,誅滅我的九族又算得什麼呢?”
“你是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人,自然是不怕一死,但以你的聰明,朕不信你看不出來朕並不想殺你的意思——氣節固然重要,但活著更為重要,對於男人來說活著更為重要——能屈能伸方才是大丈夫,方能頂天立地。”
“就算我跪地求饒,你便會放了我嗎?你的假意仁慈可以欺騙一個垂髫小兒,卻欺騙不了我——我見慣了假仁假義,所以不想在死前仍舊醜態百出,讓人笑話。”
“看來你對於死亡並不害怕——你當初加入叛軍的時候也將生死置之度外了,雖有勇氣,但無智謀,永遠無法成事,朕會成全你,讓你和你的明公在不久的將來相會於九泉之下,去問問你的明公心裏裝的可是你心裏想的天下——朕可以肯定,石如海心裏裝的壯誌與天下,而是自己——你們個個都認為比朕強,讓你們做到朕的這個位子上,做出的功業也會比朕多,這隻是你們的一廂情願——你們叛亂,天下人可不答應,他們最不喜歡打仗,而你們為了你們心中的那些個宏圖偉業,硬是要拉全天下的人為你們陪葬——老百姓雖然目不識丁,但也不是傻子,他們知道大亂之後未必是盛世,再上來一個朝廷未必超過現在的朝廷——現在你明白你們為何失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