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曜登基元年十二月十五日,新朝的第一次朝堂議事在尚書省的政事堂召開。
燕國曆代皇帝都將朝堂議事放在中書省的議政堂進行,李曜登基的第一年就做了三件令滿朝文武驚疑的大事——太子詹事祁然拜相,官居尚書令;朝廷人事調動頻繁,王氏、許氏、劉氏三家世代為兵部、戶部、工部之官,如今皇帝不顧反對,將三家或對調,或作他用,使得他們都脫離了熟悉的職務;最後一件便是將議政堂由中書省搬到尚書省。
這件件都是牽動朝堂格局的大事,每個人都在留心觀察和揣摩皇帝的下一步舉動,所以,每個人都極為重視在十二月五日召開的新帝第一次朝堂議事。
按照燕國太宗皇帝的規定,在京五品官以上者才有參與議政的資格。
此時,魚貫而入的文武無一不是五品官以上,無一不是帶著滿腹狐疑,若有所思,二三十人的隊伍浩浩蕩蕩的進入政事堂,站在旁邊的高處看,尤為壯觀。
這裏,即將誕生新的政令。
政事堂不比議政堂麵闊五間,轉身交換比較容易,此處略為窄小,尤其是二三十個人一起湧入,挨肩擦背,在內侍省內侍李齕的安排之下,款款落座,整個屋子才稍顯寬敞。
眾臣按文武分作兩邊,按職務坐在一起,見陛下還未來,皆低頭靜候。
有不安分者屢次抬頭,想要看出些端倪,猜測本次議事的主題,隻見新晉尚書令祁然、老臣中書令柳述、刑部尚書兼尚書仆射艾洄三人與陛下一樣未到場,不由得兩兩低聲議論何故。
正在奇怪之際,內侍唱頌,陛下駕臨,兩位相公和艾仆射的名字也緊跟其後。
眾文武忙起身侍立,屈膝行禮,口稱萬歲。
李曜落座,先請了老臣柳述落座,再讓眾文武席地而坐,共商大事。
李曜今日顯得很精神,還穿上了隻有在大典時才穿的禮服,表現出了對今天議論之事的重視。在座的一些朝臣暗自納罕,不解皇帝本意,心中開始出現惶惶不安的感覺。
“今日是朕登基以來的第一次朝堂議事,來得遲些,眾卿多多擔待,實是祁公、柳相和艾郎三位對朕所說的肺腑之言讓朕多想了些時候。今日所議之事便是和這些話有關。柳相,你且與他們說說詳情。”李曜道。
柳述起身,正色道:“今日朝堂議事是陛下登基以來首次議事,陛下心係國計民生,今日議事主要便是議一議益民之策。祁公對此已有高見,可先請祁公說個詳情,眾臣工一齊討論,該如何做,分幾步,從哪裏開始著手,也有個大致的印象。”
柳述一番話將眾臣的目光轉移到了尚書令祁然身上。
祁然貌不驚人,身量不高,雖為當今陛下家臣多年,但滿朝文武幾乎沒有看得上他的。
一是因為他相貌粗鄙,天生比別人矮些,說話的口音也沒有那麼優美;二是祁然出身邊境小民之家,祖上就已經脫離中原,沒有高貴的背景。
朝中文武見這樣的祁然竟然在陛下麵前如此得寵,還高居尚書令之位,其中有些人對他刮目相看,青眼相加,但大多數人還是對此不屑一顧,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