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昭儀走下台階,漸漸逼近已經呆立的蕭妃——劉昭儀的步步逼近,讓蕭妃無路可逃,端著盤子的手不敢鬆懈,蕭妃隻好抱著玉盤步步後退,同時努力想要找時機辯解幾句——婆婆劉昭儀嘴中的她不是真正的她,婆婆對她的成見太大了。
“你平日裏以純孝著稱,平城內的達官貴人們都知道了你蕭妃是如何的孝順我這個劉氏,是如何忍辱負重,以德報怨,都知道了我是如何迫害你這個好兒媳的——你若真是孝順,今日我讓你將這些點心全部吃下,你為何慢慢吞吞,遲疑不決?這便是你口口聲聲說的孝順我嗎?我光是看著你,就氣得七竅生煙!我劉氏何德何能娶了你這麼一個隻會給自己賺好名聲的兒媳?我劉氏今生當了你的母親,也是夠了,不想有來生了。”
說到興起處,劉昭儀幹脆用手指著蕭妃,道:“快吃下去!我還有話給你說!別在我這裏做這些梨花帶雨的樣子,在大明宮裏,有人比你做這些強多了,你也不笨,應當明白自己的資質如何,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西施效顰永遠隻是在效顰,不是真的西施——你說過,你很喜歡那些以賢聞名的女人們,但你的做法真是不能夠流芳後世,在當時就要氣死你的婆婆了,你該睜開眼看看了——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幻夢之中,會害了你,還會殃及你身邊的人。”
蕭妃試圖為自己辯解,搖頭道:“母親錯怪我了——兒媳哪裏做的不好,母親盡管說就是,兒媳會改正,兒媳說的話裏,雖然是有很多不中聽的,但的的確確都是為了母親,為了殿下,為了我們這一家好啊——母親不能將所有的事情混為一談——兒媳的錯誤,兒媳會改,母親的錯誤,母親也要知道才是啊。”
劉昭儀一下喝斷了蕭妃的話,舉起手來,就要打蕭妃,考慮到也不能做的太過分,便放下來已經揚起來的手,轉而用言語對付不聽話的兒媳,道:“人貴有自知之明,身為皇室的一員,你更應該有這份自知之明,可惜你卻沒有——時明此次遠行,是關係到他的前程,陛下也是看重時明,才讓時明可以擔此大任,給時明一個鍛煉的機會,可我卻聽說你在背後百般阻撓,不讓時明去秦州,這是一個大好的機會,身為發妻的你不勸丈夫迎難而上,反而勸丈夫知難而退,意圖毀壞時明的前程,這是讓我無法忍受的——
你每日都要教小阿寧和阿釀讀書認字,可你隻知道教一些自己想教的,全然不顧阿寧和阿釀的身份,阿寧和阿釀能從小就學這些嗎?阿寧是時明的長子,以後就是時明的左膀右臂,阿釀是時明的長女,以後就是全天下人的楷模——他們從小學的應當是如何生存,如何變得不可或缺,而不是在這裏重複地背書——背了很多遍終於記住了所有的字,還洋洋得意,這樣就不是我心愛的孫兒了,而是一個可憐的書呆子了——身為母親的人都不能完全做到孝順,又何必教育小小的孩子從小就知道孝順呢?他們長大了,自然就會明白父母恩情,但也許不會明白如何活下去——他們從你那裏得到的都是美好的,就會認為所有的人都是帶有善意的,所有的事情都是順其自然的,有了這種意識的他們最後被人算計了都不知道怎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