渙青和挽玉也不敢磨蹭,兩人各自歎了一口氣後,便忙轉身進入中安殿,兩人低著頭,一直走到劉昭儀身邊了,都不知道如何與劉昭儀說明蕭妃沒有進殿。
在渙青和挽玉進來之前,劉昭儀一手抱著阿寧,一手抱著阿釀,心疼的看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尤其是在小阿寧的臉上,劉昭儀仿佛看到了平王李倓李時明小時候的模樣——劉昭儀有些眼淚一直在眼眶裏打轉,當年時明的到來拯救了她的頹勢,加之時明像極了李曜,又聰明伶俐,在短短幾年中就俘獲了父親李曜和祖父李惲的心——李曜很愛時明,到哪裏都願意帶著時明,李惲也很寵這個小孫子,在時明十一歲的時候就封其為江城王,李惲也因為時明的緣故,對李曜更加高看一等,隨後李曜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父親的愛子,成為了大燕的第三任太子。
劉昭儀覺得自己的母家和兒子都對當今的皇帝陛下有著深刻的影響和最多的支持,李曜不好好對待她的兒子李倓的話,簡直是天理難容,人神共憤——在劉昭儀的心裏,她的兒子李倓李時明永遠是比別的皇子優秀許多的,所以在為時明選擇王妃時,劉昭儀特意選中了柳家和蕭家。
柳家和蕭家都是百年望門,柳家的祖上也是開國勳貴,兩百年來一直興旺發達,到了如今這一輩,柳家比很多人家都要好了——柳家出了一個“四十年宰相”,門生遍布全國各地,勢頭正盛,劉昭儀非常想攀附柳家,得到柳家當家人,當了四十年宰相的柳述的支持——如果能和柳述結為親家,那麼劉昭儀和王皇後、皇帝李曜的關係都將更進一步——柳述的發妻是皇帝李曜的長姐,繼室則是王家的女兒,也就是王皇後的親姑姑。不論哪重關係都很過硬,劉昭儀為時明日後的路操碎了心。
可事與願違,柳家以沒有適齡的女兒為由拒絕了劉昭儀的美意——心灰意冷的劉昭儀便把目光投向了百年之家——維平蕭氏,維平蕭氏盡出好女,劉昭儀也很是仰慕,李倓在聽到母親為自己向蕭家提親,也很是高興——能夠娶到蕭家女,算是燕國男子生平的一大夙願,才貌雙全,知書達理,是大多數人對於蕭氏一門女兒的一致評價——在前朝時,平城內外甚至流傳出了“願娶蕭氏女,不做皇家婿”的童謠。
在定下蕭妃和李倓的婚事後,春風得意的劉昭儀怎麼也沒有想到幾年以後,她親自選中的好兒媳就站到了她的對立麵,用最大的力氣來反對她最大的願景,最大的期望。
在和兒媳進行了一番激烈的爭執後,劉昭儀看到了柔弱的蕭妃眼中並不願意服輸的倔勁兒後,也知道了兒媳蕭妃是不會和她有完全一樣的思想了,她也不能妄想改變蕭妃的所思所想了,所以在渙青和挽玉進來之後,沒有蕭妃的蹤影,劉昭儀並沒有感到奇怪。
在撫摸了一會阿寧和阿釀之後,劉昭儀便對身邊的侍女吩咐道:“快帶著小世子和小縣主去休息,晚些準備世子和縣主愛吃的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