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梧桐應恨夜來霜(中)(1 / 2)

宸妃與貴妃說了半日,得出了這麼一個結論後,貴妃也明顯表達出不願意多留的意思,很快的就行禮告退,回自己的永始殿去了。

將郗國公主送回來就完成任務的蕭婕妤也怕影響了宸妃的休息,在成貴妃走之後沒多久,也跟宸妃行禮告退,攜著婢女采菱緩緩走出仁壽殿。

郗國公主也很不舍得和蕭婕妤告了別,依偎在宸妃的懷裏,看著蕭婕妤遠去的背影,默然不語,心思起起伏伏,想的都是成貴妃剛才說的話,和安處殿中的趙才人的音容笑貌。

離開仁壽殿的蕭婕妤並沒有立馬回春蘭殿,而是和婢女采菱一道在宮中漫步——蕭婕妤每走一步,腦海中就浮現出成貴妃的一句話——蕭婕妤今個兒也算是大開眼界,原來這些日子,皇後和昭儀將方外人招進宮內,大作法事,難怪昭陽殿有一段日子沒有將後宮中的妃嬪召集了,皇後也無心管理後宮事務了,昭儀出現在掖庭宮的次數也少了許多,出麵的更多的是皇後身邊的如意和昭儀身邊的渙青——成貴妃一番話,事實浮現在麵前,蕭婕妤也不禁感慨唏噓了一番。

在蕭婕妤的認知裏,王皇後和劉昭儀都曾是瀟灑的女子——王皇後出身於保國公府,很小的時候就能使用雙刀,還會騎馬,先帝武宗皇帝在位時,還是少女的王皇後就身著戎裝,搭弓射箭,百步穿楊,在一眾男子中拔得頭籌,獲得了武宗皇帝的獎賞,奪得了紅袍,穿在身上,繞行幾圈,這樣的情景還是蕭婕妤的父親告訴蕭婕妤的,她清楚記得,父親在說王皇後年輕時,流露出的是一種敬意,在談到王皇後的現在時,父親流露出的則是唏噓——王皇後嫁給李曜,成為越王妃,到成為皇後,十幾年過去了,瀟灑沒了,英姿沒了,隻剩下了一身的戾氣與不通情達理。

劉昭儀的情況與王皇後類似——年輕時候的劉昭儀很愛讀書,因出身武將世家,昭儀從小就喜歡讀兵書一類的,長大成人後嫁到了越王府,和有些武藝的王皇後走得很近,慢慢地,兩人互相影響,都成了現在令人害怕的模樣,沒有了以前的飄逸與灑脫,隻有一步一回頭的勾心鬥角了。

對於王皇後和劉昭儀二人巨大的轉變,蕭婕妤很是傷感——美好的少女模樣消失殆盡,逐漸換上了婦人的可憎麵目,蕭婕妤在心裏默默將一切過錯都扔給了皇帝李曜——她想,若是沒有這個皇帝,王皇後和劉昭儀也不至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在她心裏,王皇後應該是將軍一樣的人物,劉昭儀也許會成為一位俠女。

蕭婕妤一邊感慨著王、劉的變化,一邊思忖著成貴妃的話是否正確——蕭婕妤想了又想,隻是覺得成貴妃和宸妃都怪怪的,尤其是成貴妃,適才說的話很多都是廢話,成貴妃身為後宮中尊貴的貴妃,哪裏會有閑情逸致去多費唇舌,說些廢話呢?

這其中也許有一定的原因。

蕭婕妤沒有想明白,就不想回春蘭殿,一直在宮內徘徊,沿著青石板路,一個不小心,竟然又走得順了,來到了梨園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