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細似輕絲渺似波(中)(1 / 2)

趙相休不敢多問,見外甥李曜信心滿滿的樣子,也就放下心來,知道那些人暫時無法逃過皇帝外甥的掌控——皇帝外甥說的確實沒錯,現在平城內的十二世族再也不是建國初期可以廢立皇帝,呼風喚雨的十二世族了,幾百年來,他們元氣大傷,互相反目成仇,表麵上好的也隻是停留在表麵上,再無立國之初那種精誠團結的氛圍——回首輝煌的過往,趙相休有些傷感,曾幾何時,他的趙氏家族也是可以一手遮天的,燕國幾百年,趙氏家族光是皇後就有十三位,趙氏子弟也虎踞三省六部及地方要職,威風凜凜,可現在再也看不到這種光景了——

先帝在時,趙氏倒黴,被人誣陷,遭到滅頂之災,損傷慘重,僥幸活下來的也不過幾十人而已,大都是年老體弱之人和垂髫小兒,他趙相休能夠承襲祖宗留下的定國公,也是托了皇帝外甥的福——李曜登基以後,朝廷才給趙氏家族平反,將還活著的人一一找回來,授予官職,不幸去世的人都給了體麵的哀榮——趙相休對皇帝外甥很是感激,視皇帝外甥為再造趙氏家族之恩人,所以趙相休就特別害怕皇帝外甥有什麼意外,出一些亂子——那樣,不僅皇帝外甥的皇位不保,他們整個趙氏家族很有可能再次陷入泥潭之中,永世不能出來。

趙相休經曆過被那些人構陷,所以對那些人的能力有著超乎常人的認識——趙相休認為他們還是有能力呼風喚雨,可以左右皇帝的,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他們當年能夠成功誣陷趙氏家族,全是因為背後的一個人——皇帝的支持是他們成功最大的因素,時至今日,他們所做的事情都隻能體現皇帝的意思,再也不能像建國之初那樣左右皇帝,把持朝政了。

趙相休不敢多停留,起身向皇帝外甥行禮告退,道:“臣該回去了,他們還在府中等著臣回去,臣回去還要將陛下的意思轉達給他們,又是一個通宵,明個兒他們還要早早的去大明宮處理相關事務,臣回去晚了,他們倒是有理由明個兒不盡心了。”

李曜也起身,向舅舅行了禮,笑道:“剛才舅舅進來,既沒有行禮,也沒有如此這般稱呼,與我說了這會子話,反而變了稱呼,改了禮數——我和舅舅與他們不一樣,舅舅你是我的親舅舅,以後見了朕,不必用這些虛禮,咱們是真正的一家人,我見了舅舅,還要行禮呢,怎麼能夠承受舅舅的大禮呢?以後這些細節,舅舅可不必在意。”

說罷,李曜又走到舅舅趙相休的身邊,輕聲道:“剛才外甥有些話多有得罪,舅舅還請不要往心裏去,朕剛才的重話都是氣話,朕對舅舅絕無輕慢之意,舅舅以後來見朕,可不用先告知內侍省,舅舅什麼時候來見朕,都可以,朕的大門永遠為舅舅敞開——舅舅與我年歲相仿,又一起長大,舅舅應該能明白朕的心吧——朕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舅舅一家,就是整個趙家,他們再對舅舅說些什麼,舅舅都不要往心裏去,也不要和他們同流合汙,朕不願意傷了舅舅。”

趙相休感動的低頭,道:“臣知道陛下的好心,適才是臣擔心陛下,情急之下才在言語上有所唐突陛下——陛下聖明,今日與陛下交談,臣收獲頗多——陛下宅心仁厚,對臣實在是太好了,陛下仁義,不忘舊情,時時記得祁然等人於危難之中追隨陛下,不管世人如何貶低祁然和裴元清二人,陛下對他們仍深信不疑,這是很多帝王所沒有的氣度,陛下雖與我隻是相差幾歲,但氣度卻比我高到不知道哪裏去——陛下的話,臣謹記,一個字都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