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曜笑道:“我看你也不錯,快快起來,你來得很是時候,快來幫朕一個忙——幾位國公前來找朕,說是有要事與我說,可卻一直不起來,朕便幾個宮女扶他們起來,可這些宮女一個一個都太笨了,幾位國公很是不高興,仍是不願意起來,你來替朕懲罰懲罰她們——朕從現在看著,如果幾位國公再不願意起來,你便將她們一個一個都拖出去,就在清輝殿門外,用你新近得的寶刀,將她們的腦袋砍下來,做成酒器,呈獻上來。”
李曜話音剛落,晏心等人就慌了心神,一下癱倒在地,但身臨此境,既不敢哭,也不敢鬧,隻得將所有苦水吞進肚裏,默默祈求上蒼回轉心意,不要如此捉弄她們了。
林昭道:“陛下,那寶刀,臣並未隨身攜帶,今日放在寓所了,——臣已經派人去拿了。”
李曜點點頭,道:“好,那麼就先讓她們扶幾位國公起來,如果幾位國公還不願意起來,你也別用什麼寶刀了,直接用那些人身上佩刀的利劍就是——我大燕的劍可一點都不比楚國的刀差啊,照樣可以削鐵如泥。”
林昭默默低頭,道:“是,臣遵命。”隨後,李曜示意林昭和應如實起來,兩人一邊一個,侍立在李曜的身旁。
李曜對晏心等人道:“你們可要給朕好好勸——這可是你們最後的機會——朕會好好看著你們的行為的——你們將國公勸了起來,朕有重賞,你們若是勸不起來,朕也有重罰,而且隻有一次機會——”
簡單幾句話,將李曜現如今的心思暴露無遺,在場的人大都聽得心寒,在內殿躲避的素修和靈犀等人也打了一陣寒顫,非常恐慌——在她們看來,李曜閑的無事,將這些事情當成了取樂,將虐待宮女當成了娛樂。
晏心等人不敢怠慢,都爭先恐後的起來,聚集在幾位國公的身邊,眼淚汪汪,哀求不已——劉智暉等人看得心煩,全部起來,換了個地方,仍舊朝著李曜跪著,堅決不起來。
晏心眼見活命無望,也就不費心去扶幾位國公起來,而是轉過身去,朝著素修和靈犀等人的方向,唱著她們之間才能懂得的歌。晏心輕啟檀口,貝齒微露,柔聲哀婉至極。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背飛雙燕貼雲寒,獨向小樓東畔、倚闌看。
浮生隻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這是晏心等楚國謳者之間獨有的送別歌——這首詞是舒亶所寫,先皇特所鍾愛,令後宮宮人傳唱,至今風靡——詩中獨有的悲涼意境,確實牽動著一代又一代謳者的心——尤其是離別之時,謳者們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訴說心中的悲苦,便會唱這首詞來表達自己不願意和友人別離的心情,以及追憶和珍惜和友人的過往,含蓄地表達了不舍與祝福——久而久之,這首詞在楚宮中被謳者們傳唱很久,成了人人都會唱的離別詞,甚至還傳入民間,民間小兒小女們離別之時,也會唱起這首詞,表達和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身處內殿的素修和靈犀聽了這首著名的離別詞之後,便知道了晏心的處境很是艱難,或是很不妙了,晏心在向她們道別啊。素修和靈犀等人毫無辦法,隻得三個在屋裏跺腳,一個紫鳶在屋外麵哀歎,全都束手無策,不能出去營救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