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曜一鬆手,笑道:“你說吧,我都好好聽著——說真話可以,說假話也成。”
素修語氣低沉,試探性地道:“陛下說鍾奐和林昭最省心,他們也是跟著陛下最久的人,陛下最應該用的就是他們兩人中的一個,但他們現在都有重用,不能分身,那麼是否可以選擇他們培養的人呢?鍾奐和林昭離開陛下已經有段日子了,也算是‘自立門戶’了,我想他們的麾下也應該有不少得心應手的人,陛下可以將鍾奐和林昭召進來,讓他們給陛下舉薦一些人,陛下定奪了後,再交給宰相們審查——宰相們見陛下決心已定,想必不會有什麼好說的,至少在明麵上,他們不會說些什麼。”
“柳述是絕不會同意的——朕如何違背祖製,也不能跨過最重要的一條——不論是何官職,都不能授予外人,也就是除了燕人以外的人——我大燕建立之前,百姓飽受異族蹂躪,太宗皇帝憐惜眾生,歎息不已,在稱帝之後,才確立下這最基本的一條——朕也不能接受外人守在我的大殿外,那樣,朕除了睡不好覺,還會日夜提心吊膽——你說的這些話,以後不要再說了。”李曜冷冷道,在他看來,素修的這條提議頗有些不懷好意的意思。
素修聽出了李曜誤會的意思——李曜理解錯了她的意思,以為是讓楚人來擔任守衛皇宮的大任——也難怪李曜會想錯,鍾奐和林昭在楚國舊地多年,也就和楚人接觸得多了,不少追隨他們二人的楚人都立了大功,混的好的已經開始在軍中因為軍功晉升了,所以,也可以認為鍾奐和林昭的身邊,楚人的數量多於燕人。
素修也曾想過這個現象的原因——鍾奐和林昭都是李曜王府的家奴,因為李曜的關係才能夠平步青雲,加官進爵,兩人先後領命前往楚國舊地,為的就是安撫人心,為了達到安撫人心的目的,鍾奐和林昭很有可能就是受了李曜的命令,才會對楚人大開方便之門,大力提攜楚人,這也就造成了兩人身邊的人大都是楚人——這一點,李曜應該是允許和支持的。
回想起這一點,素修自知失言,適才沒有想到這裏麵層層疊疊的關係,隻想著鍾奐和林昭是李曜信任的人了。
素修急切想要補救,裝作不清楚李曜的意思道:“陛下此話怎講?鍾奐和林昭難道不是本國人嗎?”
李曜道:“鍾奐和林昭都是土生土長的燕人,可他們手下的並不全是燕人,這些都是與你無關的事情,我也沒有和你提起過,我倒是和皇後說過,隻是不知道皇後有沒有給你們說了。”
素修故意道:“原來皇後殿下那日所說的事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
“皇後又和你們說了什麼事?”
“那日在昭陽殿,皇後殿下交代完事後,看到薛世偉的妹妹薛采女坐在那兒有些走神,瞬間發怒,將薛采女拖到外麵杖責,而後皇後提起薛世偉,說了幾句,便有提到了鍾奐和林昭——皇後殿下說鍾奐和林昭別無用處,隻有一點長處就是收買人心,為了能夠在陛下麵前邀功,在秦州等地歸化了不少楚人,許給他們高官厚祿,讓他們為自己所用,皇後說鍾、林二人日後將是大患——”素修小心翼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