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道是無晴還有晴(下)(1 / 2)

這一場宴會下來,素修有些搞不清這位風光歸來的燕後真實的麵目究竟是怎樣了。

在楚國的大安宮裏,素修雖隻見過這位燕後兩次,但也對這位燕後的大名感到害怕,因為燕後在被關進冷宮的前夕,做了很多傷天害理,聳人聽聞的事,這些事,在新老宮人之間暗暗相傳,不論是誰,提起這位關在冷宮裏的燕後,眾口一詞,都是用暴虐、冷酷、殘忍等詞來形容這個出身在凶蠻之國的女人,這些是素修對於燕後的第一印象——燕後在燕國就是個被寵壞了的公主,來到楚國並未收斂本性,繼續囂張,為所欲為,不但虐殺宮人,性情乖戾,還對皇帝及後妃很不尊重,屢屢口出狂言,甚至有暗通母國的嫌疑,皇帝伊始礙於兩國和平關係,更懼怕與燕國的強勢,不敢處置燕後,隻是將燕後身邊的宮人就地正法,之後燕後本性不改,楚燕兩國在前方大打出手,安寧的日子一去不複返,皇帝才下決心將燕後關進了冷宮。

在燕國的大明宮裏,素修聽到的關於燕後的消息少之又少,僅僅在李淑妃那裏聽到了這個令她感到恐懼的名字,加之李淑妃的種種反應,更加堅定了素修對於燕後壞的印象,素修對燕後的些許好感也日漸瓦解。

可是如今見到了本人,這個傳說中殘暴的燕後卻不是傳說中的模樣,在聽到燕後的聲音,看到燕後的種種舉止後,素修忍不住懷疑真正的燕後已經死了,現在回來的不過是替身——眼前的燕後不但不殘暴,甚至還很善解人意,溫文爾雅,體恤宮人,沒有忘了跟隨自己受苦的人,為他們求得一定的賞賜,還很關心兄弟姐妹和小輩們,儼然一副慈善溫良的模樣。

是燕後曆經了多年的磨難終於改換了性子,不再冷冽逼人了,還是楚國宮人的論述對燕後持有太多的偏見?楚人恨透了燕人,皇帝更是不想待見燕人,接受燕國的和親,立燕後為皇後本就是被逼之舉,如何會對這位從燕國來的公主有好感?加之後麵楚燕大戰爆發,燕後就被趕到了冷宮,原本就怨恨燕人,討厭燕後的宮人們可不就肆意編排關於燕後的故事了,反正知道內情的人也不會出來為燕後主持公道,燕後身為燕人,就是她最大的罪,沒有人願意為燕人辯解的。

久而久之,燕後就成了素修熟知的那般可怕的人,而真正的燕後所做的事,消失在過往中,無人提起。

在這種糾結與困惑之中,素修鬱悶的度過了這個為了燕後歸來的宴會,在精妙的歌舞也無法入眼,滿心想著的都是關於燕後及林仙兒的種種,百思不得其解,回到安處殿之後,仍是百般思慮。

訾塵見素修出去整整一日,回來之後悶不作聲,臉上除了憔悴與疲倦,還有困惑,不免擔心了起來,想著別是燕後當眾為難人了,於是趁著靈犀出來的空擋,將靈犀端著的茶盤交給了樂藝,囑咐道:“娘娘口渴了,你去找你玉姿姐姐,讓她燒些水來給娘娘。”

樂藝答應著去了,訾塵則將靈犀拉到自己住的偏殿之中,關上門,忙道:“靈犀姐姐,今日可發生什麼大事了?”

靈犀輕輕撫著訾塵的臉笑道:“無事——你的心怎麼變得這麼小了,以前你可是事事都不在乎的——咱們雖說在燕地,但也不用太過小心,太過小心反而會引起他人的猜疑,咱們隻當做是在楚國一樣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