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十八灘頭一葉身(中)(1 / 2)

艾洄急忙趕回刑部,坐到大堂之上,急切問身邊的刑部侍郎於敏關於那九個縣的縣令聯名上書一事如何了。

於敏忙回道:“我已經將您的意思寫成奏本,交由門下省審批,可是多日不見消息,也不見奏本回來,今日去問,才知侍中早將此事忘在腦後,我再三要求見侍中,門下省的人隻是說侍中有事,不能相見。”

艾洄雙眉一皺,道:“如此重要的事情,竟然耽擱到了現在!”

於敏也歎氣道:“當初您與柳相公商量此事,柳相公隻說不要告訴陛下,事情可以慢慢處理,現在陛下正是興奮之時,這樣的事情,有一件要壓下去一件……您也聽從了柳相公的意見,可到了今日,事情還沒有得到處理,柳相公也不再提這件事——隻怕到了最後,責任要落到您的身上——”

艾洄道:“責任落在我的身上?你這話就不對了,本來我也有責任——當日就該稟告陛下——”

“現在稟告陛下也不算太遲——事情雖然沒有圓滿解決,但那些災民得了救濟,這個冬天也過去了,風波慢慢平息了下去,按照以前的慣例,這件事就可以完結了——隻不過有那個九平縣縣令秋從新在裏麵折騰,非要討個公道回來,幾個月以前,便是他帶著那幾個縣令前來鬧騰,別的人都不見他,隻有您,見了他,好言好語寬慰他,他回去之後,每個月都要來許多書信,您案上的書信大都是他寫的,那秋從新也太不知道好歹了,您已經給處理了,幾個縣的百姓安然過冬,他還要來煩擾您——他一個小小縣令,每日就處理那些小事,哪裏知道您日日辛勞,忙得都是國家大事啊——不然,我回去給他寫一封回信,讓他不要再過問此事了,此事就如此淡下去最好……”

艾洄一甩手,有些生氣,道:“於敏,於敏啊,你身為刑部侍郎,怎麼連一個小小縣令都不如呢?秋從新來煩我,我很是高興,我最怕沒有人來煩我,沒人來煩我,我怎麼知道天下還有那麼多受苦受累的老百姓,我怎麼襄助陛下治理天下呢?秋從新在你看來是個麻煩人,在我看來卻是個好人,將來可以名留青史,樹碑立傳的好人!他身為縣令,每日與百姓相處,最是知道百姓的疾苦,他有良心,願意為百姓喊一聲不平,他若是漠然以對,朝廷怎能知道在天業二年的夏日,曾有九個縣遭了水患?而這水患,本來可以製止住,或是讓百姓們少損失些糧食,可就是因為某些人的私利,還有平日的恩怨,使得這場水患洶湧難抵抗,死了許多百姓,沒了許多糧食,他安排好事宜,前來求救,他們不見,已經是犯了大錯,我見他,也是職責所在,幫他一把,也是職責所在,怎能算是麻煩呢?”

於敏受了指責,也很委屈,本來都是為艾洄好,此事實在是不能涉及太深——柳相公的做法事正確的,也是忠告,也避免了艾洄在夏日時“鑄成大錯”。

於敏道:“您為國為民之心,下官佩服,可是相公啊,人人都有身不由己,人人都要學會自保啊,柳相公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此事應該化為小事,最後化為無事——這事處理不好,可是會牽連到不少人,其中就有柳相公,和兩位國公——相公你要仔細想啊,孰輕孰重,難道不是一目了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