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晅冷靜回答了宜城公主的疑問。
“公主殿下,艾晅不才,自知在這個位子上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有些地方,我確實不如卓然,品德方麵也比不上她,但艾晅現在並不嫉妒她,也不是因為她是個女子,卻比我強,就想要置她於死地——艾晅不過是按照國法來做罷了,公主殿下您也知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法,沒有規矩,這個國就亂套了,整個家就不是個家了,還望公主殿下能夠為天下臣民做個表率,皇家一定要比百姓更遵紀守法,才有說服力,才能使天下人知道頭上有個需要顧及的東西——國法。”
宜城公主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我當然知道,但這世上所有的法,所有的規矩都是人定的,人若想要改變,也是可以改變的,事出有因,怎能固守陳規,不懂變通?”
艾晅冷靜道:“國法雖然是人編篡的,但都是有根據,才會如此製定,不能隨意更改,可以隨意更改的就不能稱之為國法,既然是國法,就是最嚴謹的,最不能輕易更改的,也是人人都需要遵守的。今日卓然犯了欺君之罪,臣是要為了陛下,為了燕國,為了律法,要將卓然治罪,非為其他,一點私心也沒有,他日就是艾晅自己,或是艾晅親近的人觸犯了國法,艾晅也會按照國法來行事,不會有半點含糊,也不會有半點包容與退讓,這國法是起約束作用的,若是不執行,無視它,這國法有何用,天下要如何治理?天下無法,百姓沒有約束,便會犯罪頻起,那樣便會國無寧日,民無寧時,好人受難,壞人猖狂,到了那時,一切就都晚了。”
“卓然沒有做錯什麼事,一直以來為國為民,赦免了她,隻有好處,人人都會稱頌陛下的賢明,可若是懲罰了她,全天下都會埋怨朝廷不公,拋棄忠良,那麼誰還敢真心為國出力?”
“沒了卓然,不會有什麼事情發生,不久之後,誰還會記得她的名字?可若是留下卓然,好比是留下禍根,禍根不除,國無寧日。留下卓然,後患無窮,臣已經說了許多遍,公主殿下記性甚好,應當不需要臣反複提起了——公主啊,您心疼卓然,憐惜卓然,就應當為卓然著想,卓然乃是女兒身,趁此機會,脫下男裝,改回紅妝,不用再心驚膽戰的過日子,不用擔心身份敗露了這對卓然來說也是好事。倘若她不受懲罰,甚至是再留在朝堂,隨之而來的不僅僅是當麵的指責,更多的還有背地裏的冷箭,卓然如何受得了?不如現在脫下男裝,退回民間,過平常的日子,這對卓然來說,是好事一樁,根本不像公主想的那樣。何況卓然有本領,假扮男兒都能取得如此大的功業,重新坐回女兒,也會比一般人強許多,民間的自在生活可是好過朝堂上的謹慎日子,卓然會輕鬆許多,還能保住性命,對卓然來說,隻有好處,沒有壞處,怎麼公主認為卓然回到民間,就會過的很淒慘嗎?卓然曾經過過淒慘的生活,但那是以前,現在她經曆了那麼多,就不會再有那樣的日子了。公主啊,卓然本是女子,雖然堅強,雖然有才,但畢竟是柔弱女兒身,也需要依靠,公主強留卓然,豈不是誤了她的一生?她也需要成家,也要生兒育女,公主不要多思多想,讓陛下為難,讓國法為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