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來,果然不錯,先應與艾晅曾經對立了很長一段日子,艾晅指責她無才無德,隻因為在太後身邊侍奉了幾十年,得到了太後的恩惠,才能在朝中為所欲為,先應則處處與艾晅對著幹,艾晅不喜歡的人,先應一定會提拔重用,兩人的鬥爭愈演愈烈,曾經鬧到了皇帝與太後的麵前,先應還當場打死了支持艾晅的某個大臣,最後由於太後的幹涉,先應毫發無傷,艾晅心灰意冷,生有了幽禁太後的念頭。
艾晅才剛準備完,還沒有等到實施,就被人泄了密,由此失敗。
這也是命,強求不得。
隻是這冰刑實在殘忍,這刑罰過於慘重。
艾晅之父艾洄帶頭製定了新的《燕律》,去繁就簡,很是人道,對於某些大罪,也比之前放寬,比如有的罪行株連九族,到了新的《燕律》,就已經改成了三族,有的隻問罪主犯,律法對於無辜的人很是寬容,對於主犯的人很是嚴厲。
那些主犯,尤其是罪大惡極之人往往都會被處以極刑,用以威懾同樣懷有壞心的人。
新的《燕律》中規定的重刑大致有三種,一是淩遲,一是五馬分屍,另一種便是冰刑。
冰刑曾是魏國最常用的刑罰,所謂冰刑,便是將犯人放置到冬日結成冰的河裏,由於冬日嚴寒,鑿開一個口,將犯人放進去後,很快便會又結成冰麵,犯人在冰下麵,不久會溺死凍死,死狀淒慘。燕國代替魏國建立,也就繼承了這個刑罰,使用直到孝宗新政,孝宗覺得冰刑等刑罰太過殘忍,便全都予以廢除。
到了先皇李曜即位,修訂新的《燕律》時,便有人將此刑罰提了出來,艾洄接受,編寫進了新的《燕律》。
可重新收錄之後,並沒有使用過,艾晅受此刑罰,當屬一百多年來的首例,也是一百多年來第一個首次刑罰的人。
武成公主聽到冰刑後,差些崩潰,站立不穩,直直的跌倒,頭碰地的聲音很是響亮,倒在地上後,武成公主顧不得自己的疼痛,急急忙忙的跑了出去。
她要去拯救自己的丈夫,不能讓忠良受屈,不能讓父親的江山化成泡影!
太後知道女兒跑出去要做什麼——想法設法救出艾晅。
先應也猜到了公主與太後的心思,上前施禮問道:“太後,要不要?”
太後點點頭,道:“將艾晅帶到一個別人都不知道的地方,等到冬日冰刑處置。”
太後並沒有改變心意,沒有動放出艾晅的念頭。
這倒讓先應鬆了一口氣,艾晅死了,她才能真正放心。
武成公主不顧後麵宮女宦官的追趕,一路跑到了玄武門,想要出宮。
玄武門的守衛見是武成公主,曾得了太後吩咐的守衛們不敢放武成公主出去,任憑武成公主又哭又鬧,一邊威脅,一邊又要咬舌自盡,這些守衛們絲毫不受影響,照樣拒絕了武成公主。
武成公主絕望的朝後退了幾步,突然一咬牙,奮力超前跑了幾步,想要趁守衛們不注意,衝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