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陽與武成都知道,這個妹妹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池陽是大姐,新城是二姐,武成是三姐,江宜則是小妹妹。
然而這個妹妹從小就與她們幾個姐姐不一樣。
小妹妹江宜從小就表現出了非凡的“能力”。
江宜耳聰目明,記憶力超群,小小年紀就能夠一目十行,看待問題還能有自己的一番見解,在五六歲的時候就被父親抱在懷裏,接見群臣時,也讓江宜在旁。甚至到了後期身體不行的時候,不相信任何人,隻願意見江宜這個小女兒,後期的一些奏折批複竟然是出自江宜之手。
江宜不但在父親這邊得到了寵愛與信任,更在母親那邊受盡了恩寵,母親對江宜很好,超過任何一個兒女,江宜對待母親也很有孝心,對待母親百依百順,相當長的時間裏,充當了母親的喉舌,攪弄朝政,父親剛去世的時候,母親曾被遷到雲陽宮居住,便是這個小女兒江宜聯合繁春等人一起攛掇皇帝迎回母親,出主意的是繁春等人,但若是沒有江宜公主這個有號召力的人在,這事也不會那麼順利辦成。
迎回母親後,江宜對母親更加孝順,已經嫁入裴門的她搬進大明宮,日夜侍奉母親,有時候還對皇帝指指點點,姐姐的威風不能再大。不但如此,還對皇帝大臣毫不留情,說批評便批評,要貶謫就要貶謫,對於母親殘害忠良的行為不加以製止,還在旁邊推波助瀾,煽風點火,這次艾晅等人遭人陷害,這個“人”就包括江宜公主。
在武成與池陽的心中,妹妹江宜是心狠手辣的象征。
可以為了討好母親,主動請求嫁給母親好友繁春的兒子,可以對父親有所保留,還替母親監視父親,恫嚇皇帝弟弟,做盡了喪盡天良的事情。
如今,江宜的到來,讓池陽和武成的心裏忐忑不已,平日裏為母親鞍前馬後效勞的江宜竟然會有空來到進賢坊卓然的家中,看來也是用意深沉,定有某種目的。
江宜身邊還站著怒氣洶湧的宜城公主,她雖是小輩,麵對池陽與武成兩位姑母,絲毫沒有敬畏。
這兩人同時出現,確實不是個好消息。
果不其然,宜城公主跟在江宜公主後麵,慢慢悠悠道:“兩位姑母不在府裏好生待著,來此地作甚?莫不是來看侄女我的?”
卓然女扮男裝的事情敗露以後,曾經下獄,宜城公主惜才愛才,為其出獄四處奔走,卓然被釋放以後,與宜城公主更加惺惺相惜,兩人好似同胞姐妹,宜城公主還跟著卓然一起搬到了進賢坊,為避免有人說閑話,沒有同居一所宅院,而是成為了鄰居,兩人經常來往,據說,兩人的宅院是相連通的,可以隨時見麵。
看來,今日會在卓家看到宜城公主,似乎可以印證那個傳言不虛——經常來卓家的宜城公主看到兩位姑母來此,也按耐不住了。
江宜公主瞅著狼狽的武成公主,略帶嘲諷道:“姐姐,你今日這般慌亂跑到進賢坊來,是要做什麼?聽說姐姐你這幾日都不安生,一直在惹母親生氣。姐姐,你也是活了三十多年的人,又是皇家貴胄,有什麼事情是想不開的,有什麼人是沒有見過的呢?何必要如此失態,丟了皇家的體麵,姐姐這副樣子不在宮內休養,反倒四處跑,要是讓人看到,定會嘲笑皇家沒有體麵,沒有威儀——姐姐,還是不要到處跑了,妹妹送你回去,也好回去向母親賠禮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