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七郎搬兵遭亂箭令公殉節李陵碑(1 / 2)

卻說大遼元帥耶律斜軫聞楊業出戰,複遣都部署蕭撻懶伏兵於路,又遣土金秀出戰。令公命六郎出馬,交戰四十合,土金秀敗走。楊業父子三人引兵趕殺而去。

仁美存心欲害令公,但因其臨去時有埋伏之言,亦假意與王侁等列陣於陳家穀。自寅至午,不得業之消息。使人登托邏台望之,又無所見。仁美等皆以為遼兵敗走,欲爭其功,即一齊離穀口沿交河南進。行二十裏,忽聞業中伏戰敗,仁美暗喜,引諸軍退回鴉嶺去了。

令公與蕭撻懶且戰且走,退至陳家穀,見無一卒,撫胸大慟,罵曰:“仁美老賊,生陷我也!”大遼韓延壽領兵如蜂湧,重重圍住令公父子。七郎曰:“哥哥保著父親在此等待,弟單騎殺回,取兵來救。”令公哭曰:“兒去小心,老父今生恐難見汝矣。”

七郎上馬衝入陣中,遼兵不防單騎殺來,被七郎殺出穀口去了。七郎直至鴉嶺大寨下馬。時九月重陽,仁美與諸將正飲酒賞菊作樂,有詩為證:

月下搗衣何處聲,四星帶戶夜沉沉。

籬邊黃菊幾年夢,天畔白雲千裏心。

酒興哪知風落帽,笳聲偏惹淚盈襟。

狼烽不息貂裘敝,忍聽晴空大雁鳴。

七郎到寨下馬,叫軍士曰:“快稟元帥,楊延嗣回取救兵!”眾人曰:“元帥正在飲酒,汝慌怎的?”七郎大怒,拔劍出鞘,喝退眾人,直至帳前言曰:“稟元帥得知:小將父兄被遼將圍於陳家穀口,乞元帥早發軍士相救!”仁美曰:“‘無敵’者,汝父子之素號也,今何亦被人圍?”七郎曰:“非小將父子不能戰鬥之罪也,乃明公不聽吾父之言,不肯伏兵穀口,遂遭此難。”仁美怒曰:“這畜生倒說起我的過來!今日仗劍入帳,越份淩上,殊為可恨。”遂喝令軍士:“推出斬之,以正軍法!”劉均期等勸曰:“七郎雖有罪,且看昔日保駕之功,饒他也罷。”仁美遂將七郎放了。是夜,仁美叫軍士用酒灌醉七郎,縛於樹上,亂箭射之,胸前攢聚七十二箭而死。

七郎既死,仁美令陳林、柴敢抬屍丟於桑幹河內。陳、柴二人次早將屍體抬向河邊,拋屍河中,不料其屍倒漂上岸。二人大驚,陳林曰:“神哉!神哉!英雄屈死,魂靈不散如此!想七郎乃保駕功臣,他日聖上究出根由,其禍不小。咱二人莫若假做抬病軍,徑往南燕告知八大王,方可杜絕你我後患。”柴敢思忖良久,言曰:“隻是一則雁門關難過,二則咱與楊家非親骨肉,難替他們伸冤。”說罷,隻見北方一騎馬來,二人視之,乃六郎也。

六郎見陳林、柴敢曰:“吾弟回取救兵,你二人知否?”二人乃將前情告之。六郎聽罷,放聲大哭。陳林曰:“將軍休哭,急往汴京進奏,我二人作證。”六郎曰:“父今圍困穀中,危在旦夕,怎生去得?”躊躇半晌,乃曰:“我若去向潘招討取救兵,又是送死,煩汝二人請胡將軍出來商議。”陳林曰:“胡將軍取軍器還未回營。”

六郎曰:“既未回來,我往代州迎之於路,汝二人回寨切莫說我回取救兵!”言罷,辭別上馬而去。陳、柴二人將七郎屍首埋之,回寨,正稟複仁美,忽有一卒進報:“六郎單馬回來,不入本寨,徑往南方去了。”仁美曰:“誰去擒之?”陳林、柴敢應聲曰:“某二人願往。”仁美遂命領兵三千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