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周王聞知拿楊府家屬,大驚,慌忙進禦前問曰:“聖上何事將楊門老幼盡行棄市?”神宗曰:“卿有所不知,今楊文廣如此如此。”複將家書示周王。周王曰:“此書何處得之?”神宗曰:
“文廣差胡富回取家眷,胡富不肯反朕,送此書與張茂,張茂適奏與朕知之。”周王曰:“此假書也!”神宗曰:“卿何見是假?”周王曰:“乞陛下宣胡富上殿審問,便見分曉。”
神宗下旨宣胡富升殿。胡富進殿,周王問曰:“楊文廣父子反了?”胡富嚇得戰戰兢兢,順著周王之言曰:“反……了。”周王又曰:“是真反了?”胡富亦曰:“是……真反了。”周王笑曰:“陛下看此言語,就見是假了。”
張茂見周王在殿上盤詰胡富,恐事漏泄,慌忙升殿奏曰:“邊報西賊侵寇甚急,乞陛下再選良將領兵征之。”周王曰:“何人來報邊情甚急?”張茂曰:“殿下還不知,楊文廣已被擒拿,現有胡富在此可證。”周王指胡富言曰:“你好好從實說來!”胡富目視張茂,張茂亦以目送意,胡富遂曰:“楊家父子如此如此。”周王曰:
“吾不信!豈有楊家父子戰敗反了,卻無一卒逃回汴京來說其事。”
張茂曰:“全軍皆被迷昏,盡皆降了。”
言罷,急侍臣奏道:“拿得楊府全家,俱在午門聽旨發落。”周王聽見奏罷,厲聲言曰:“你二人休挾前仇而送了人命,冤枉難當。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遂跪下奏曰:“陛下要自拿主意!此關係非同小可。倘楊文廣不曾投降,陛下將他家屬斬了,消息傳到邊關,激變楊家父子,江山能保不危乎?”神宗曰:“此事卿言如何處之?”周王曰:“依臣之見,權將楊家老幼疏放回府,待臣將胡富帶歸審問一番。再不認時,星夜遣人往白馬關探訪。若果是文廣反了,那時再拿家眷斬之。且彼家屬乃籠中之鳥,擒捉有何難哉?”神宗曰:“依卿所奏。”遂下命將楊家老小放了。
周王帶胡富回到府中坐定,喚過胡富言曰:“汝從實招來,免受刑具,不然打死方休!”胡富不認。周王喝令左右重責二十。胡富哪裏肯認。周王心生一計,將胡富發下,監禁於獄,喚過獄官來說:“少頃你要如此如此而行。”
當天黑夜,胡富在獄中,隻見三三兩兩言曰:“冤哉!”胡富問曰:“是什麼事?”眾人曰:“就是楊府的事,汝才入獄,忽有一人言:他從白馬關回來,楊家父子降了鬼王,鬼王率兵攻打甘州甚急。張茂手下聽得,捉此人去見張茂,張茂丞相拿去奏知天子,天子大怒,罵周王為黨惡之賊,嚇得周王不敢複保楊家。此事不知真假如何。張茂奏帝:速拿楊府家眷棄市,以彰反背朝廷之罪。
帝已下命,立即拿到法場砍了。張丞相又奏帝將你釋放,帝允奏。
隻是周王要縛你去法場。過了這晚,明日才放。”言罷,聽得門外人喚:“張丞相差人到來!”獄官慌忙接進那人,那人問曰:“胡將軍何在?”獄官曰:“在重監。”那人曰:“我張爺奏過聖上放他,你如何又放在重監獄?”獄官曰:“小官不知。周王遣人吩咐送重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