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尊開月映簾,調弦理曲指纖纖。
含羞美態留君住,更奏新聲刮骨鹽。
且說仁宗天子自從寵幸了龐妃。龐妃就生出許多計來,打算要害呼家。誰道仁宗被龐妃哄準,仁宗即命太監陳琳,與正宮娘娘借鑾儀一用。陳琳遵旨來到正宮,見了曹後道:“啟上娘娘,今日奉萬歲差,奴婢與娘娘借鑾儀一用。”曹後聽奏,沉吟半晌,若是不允則違了聖旨。娘娘道:“罷了,且允他便了,如龐妃僭用,終有廷臣諫議。”
陳琳複了聖旨,龐妃謝了恩,已是十分欣喜。仁宗與龐妃談談說說,不覺東方漸漸微明,卻是:
恩愛歡娛嫌夜短,果然寂寞恨更長。
龐妃專等天明,就梳洗妝扮,好似仙姑降世。仁宗見了,龍顏大悅,即傳旨擺駕,點三千鐵甲,護衛娘娘進香,陳琳伺候。龐妃謝恩,上輦出了東華門外。沿途百姓疑是曹後娘娘駕到,都擺下香花燈燭,各各跪迎。
卻值呼得模巡城到此,遠遠看見繡旗招展,宮娥擁住了鳳輦,呼得模躲避不及,隻得俯伏道旁,口稱:“老臣呼得模奉旨巡城,不知娘娘龍駕來到。有失回避,望娘娘恕罪。”龐妃明知呼得模跪迎,故意不睬。得模跪久,因未奉懿旨,隻得重又奏道:“臣該萬死,望娘娘寬恕。”龐妃假裝大怒,就命太監:“打這老賊!”那些將校齊來動手。得模冤不敢言。
等過了輦,呼得模立起身來,道:“如今娘娘也變壞了!”正在自歎,忽見太監陳琳飛馬趕來,呼爺道:“陳公公,今日娘娘往哪裏去?”陳琳道:“老將軍,方才過的是龐貴妃,借了娘娘的儀仗,往東嶽廟進香!”呼爺道:“有這等事?反了,反了!君臣的體統,國家的綱紀,豈可這樣的麼?”陳琳道:“老將軍,如今隻好看破些罷。”遂上馬道:“老將軍,咱先得罪了。”話猶未了,已是拍馬揚鞭去也。呼爺道:“若是聖上耽於酒色,不免被這賤人弄出事來,如何處置?但朝中亂了法度,將來天下人民如何懲罰?俺想先帝所賜的金鞭上邊寫得明明白白:‘如有文武不法,代朕施行。’此鞭卻是先帝遺命,近日怕是要用得著它,好正國法。”
呼得模執了金鞭,飛馬上前,大喊一聲道:“龐妃,你休太猖狂,膽敢僭用鑾儀,妄自尊大,可曉得後妃亦有統製,豈可混用?
俺今恕你無知,快快換了便罷,不然,俺的金鞭不肯饒哩!”龐妃道:“呼將軍,你差矣。先王賜你的金鞭,教你打奸除佞,並非教你欺君辱妃的!左右,與我打這呼老賊!”那些將校不得不遵,隻得上前,扯扯拽拽。誰知呼爺是百萬軍中戰過的大將,誰能抵擋?
呼爺將鞭柄打來,這些鐵騎已是東奔西躲。龐妃見了,亦嚇得身子抖個不住,心中好不著急,叫道:“呼老將軍請息怒,凡事看聖上金麵,放我回宮換正便是。”呼爺想:“得饒人處且饒人,何苦結這沒用的冤家。”遂道:“既如此,快去換了便罷。”太監陳琳,素知呼爺性子急暴,故爾飛馬趕來相勸:“老爺將軍息怒。”呼爺道:“既承陳公公解勸,讓她換正便罷。”陳琳道:“多承老將軍抬舉,咱送龐妃回去換正便了。”呼爺上馬前去。
龐妃心中細想道,好了已中了我的計也。即召內監:“傳令軍校,將儀仗鳳輦快快與我打掉!”太監道:“娘娘,這是為何?”龐妃道:“不用問,我自有道理。”陳琳不能勸阻,隻得吩咐軍校把鑾儀打壞。龐妃自把花容抓破,急急回宮去了。陳琳道:“娘娘,這誆君之罪,如何……況呼老將軍滿朝都怕。他是個忠勇,故先王賜他金鞭,糾察文武。如今娘娘卻僭用了正宮的儀仗,原是不該。”龐妃不聽。陳琳道:“娘娘若奏了萬歲,抑或聖上震怒,必然加罪。而呼家回奏起來,反為不美。若娘娘冤枉了他,豈不就有是非,風波從此而生,勸娘娘三思。古人雲: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況且各處的外夷,都是呼將軍威鎮,倘難為了他,隻恐變生不一。還望娘娘體察,不可執之一見,須存保國之心,後來史官也好與娘娘稱頌千古。”誰知龐妃執意不聽,太監陳琳,隻得隨了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