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襄陽,夢想的開始(一)(1 / 2)

西漢旦夕而破隨州的消息,像是長了翅膀一樣飛遍了大江南北的所有地方。單就這短短的數日之間,西漢、北唐、東吳三方在江漢、兩淮間的局勢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先是安慶城下突然冒出的數萬“北唐”精銳,在守軍尚未及時反應,且有其內應接應的情況下迅速突破了城外的所有關卡,逼至城下.而宋希甫的能力顯然不能和韓言相提並論.城中的民力沒有得到很好的運用.百姓對於城內城外的得失似乎沒有一丁點的在意,對於宋希甫的防守更沒有太大的信心.對於城外的敵人,或許也沒有絲毫的敵意.

對於替自己在淮西開創出未來的絕對心腹戰將,李濼自然不會坐視不管.就在白憲兵逼壽春的第二天,離壽春距離最近的太平府便派出一個混協軍北上增援.隻是在出城的當天晚上,便被白憲派往安慶的兩個混協騎兵軍,一個突襲砍成了碎肉。

也幾乎在此同時,久病在床的一代名將陸雲突然身體好轉,出現在了住紮著陸家半數兵力的杭州,兵馬調動,意態不明。

在從建業抽調了八萬禁軍精銳趕往安慶穩定局麵之後,李濼手中可以立刻動作的兵力已然不多,而其他的地方部隊則需要更多的一些時間到達.

壽春成了韓言和白憲龍爭虎鬥的戰場,亦成了天下矚目的焦點.代表著兩大不同利益的集團,亦代表著兩個不同時代的兩大名將,你來我往,纏鬥不休。

自韓言守城以來,每天夜裏戰鼓雷動,震耳欲聾.卻按兵不動,穩如泰山.而白憲充耳不聞,唐軍大營也隻有少數一些將士守夜巡邏而已.

可當高維率軍夜襲的時候,麵對他們的卻是嚴陣以待的北唐主力,若不是留後的韓言及時接應,那支辛苦建立的騎兵部隊傾刻間便要毀於一旦.

而後白憲在大批攻城器械的輔助下日夜強攻,並混穿了太平府吳軍的軍服想要詐開壽春城門.冷眼看穿的韓言將計就計放部分唐軍入城,隨後立即關下城門,城樓萬箭齊發,第六軍堵死各個出口,根本不給對方反應時間.甕中捉鱉之下,數千唐軍眨眼間化為碎肉.

雙方使盡渾身解數,在壽春演繹著一場華麗的攻防爭奪.兩位身負盛名,自信滿滿的天縱奇才都不敢有一絲大意.

“韓言可是在壽春大出風頭”數百裏外的襄樊戰場,裴度看著遠處城樓上嚴整以待,狀態明顯超過地方部隊的襄陽守軍。微微笑道:“白憲親臨兩淮,各方勢力齊動,真是期待韓言到底留有何種後手,能夠坦然以孤城弱旅麵對當世第一名將."

“奇謀運險和引火自焚本就隻是一著所差."孟渝淡淡地說著,平靜的目光裏隻剩下了旌旗揮舞之上的一片藍天。

隨州的勝利既是意料之中,更在意料之外。孟渝明白隨州必定會在極短的時間裏陷落,卻終究料不到是那樣的方式,那樣的結果。隨州一戰對勝利於西漢意義是重大的.從此以後,襄樊和西漢再無任何緩衝餘地.蕭元的“突然”失敗更是讓西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先機與優勢.那些輝煌的夢想像是近得同孟渝隻隔了一張宣紙般觸手可及.

襄陽上流門戶,北通汝洛、西帶秦蜀。南遮湖廣、東覽吳越。南船北馬往來其中,通衢七省。以天下而言,重中所重。曆朝曆代,無論是群雄並起還是南北對峙,襄陽無一不在扮演著重要角色,為各方勢力看重。

西漢曆史上,那些永遠不會被忘記的身影曾經先後七次站在熟悉的襄樊城下躊躇滿誌,用他們的努力和實力去祈禱,祈禱著勝利的光輝能夠照耀在他們的身上。希望能有一天,站在布滿了檢痕的城樓上去感謝蒼天的眷顧。期待著一個永遠屬於他們的時刻。無數的英雄在這裏振臂高喊,揮灑血淚。卻隻是等來了更長時間的等待,嬌豔的鮮花終究是開在了布滿荊棘的道路上.

那些叱詫了風雲的男人,在無數西漢子民的淚水和世人的唏噓中,漸漸黯淡了光芒。把一生的心與夢都融化在了佇立了千年的襄樊城下。

一個個身影在先輩們的講述中離去又回來,一張張麵容在那些固定的時刻浮現.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孟渝總是免不了要想起一個古老的痛苦。

一個殺人盈野,磬竹難書的罪人一旦放下屠刀,便是立地成佛,萬眾景仰。而一個弘揚佛法半生,慈悲為懷的大師隻因為吃了一碗豬油炒的冷飯,便是十惡不赦,萬節不複的千夫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