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有生之年,狹路相逢(四)(1 / 2)

隨著李繼業的一聲令下,蕭家口方向響起了整片整片的踩踏聲響.配置在陣地兩翼的數千近戰士兵像是兩把銳利的尖刀瞬間刺入了急速湧動的人潮.最前麵的幾批唐軍快速地挺槍直刺.刺蝟一樣的密集槍陣瞬間洞穿年輕的軀體,成為收割人命的鐮刀.

悍不畏死的西漢步卒在森寒的督戰刀光下,如同那月圓晚上不斷侵襲的海潮,一遍又一遍地衝擊鋒利的岩石與棱角.飛奔而來的西漢步卒狠狠地撞在了槍陣之上.一個又一個軀體仿佛是串在一根竹簽上的一個個冰糖葫蘆.這樣近距離的拚刺,既沒有逃避的可能,更沒有躲閃的餘地.真正的軍人從他握住刀劍的那一刻起,便注定要在刀劍上綻放他生命的全部.

兩軍陣前的廝殺聲愈發激烈,每時每刻都有成百上十的士兵倒在地上.越來越多的西漢步卒不斷擠壓著唐軍的陣地空間.

在如此凶猛的攻勢下,唐軍的槍陣漸漸地出現縫隙.眼看成功在望的漢軍更是瘋了一般呼嘯湧來.前一刻看上去仿佛比堤壩還要堅固的軍陣,此刻已出現星星點點的漏洞.在漢軍的猛攻下愈發顯出頹勢.

"戰刀手上前!"幾乎就在李繼業下達命令的同時,漢軍也終於突破了密集的槍陣.不計其數的士兵從各個缺口處不斷湧入,刀劈斧砍,血雨飄搖.大批的長槍手和那些還來不及轉移的弓箭手一下子就砍翻在了地上,不再起來.如此不計代價的迅猛攻勢,縱然是以李繼業這般貫經風浪的沙場宿將,數十年來也不過見識了一二之數而已.

片刻之後,潰亂的長槍手退到了嚴密的軍陣側後方向.數千名身披戰甲,手握橫刀盾牌的精銳甲士.組成了好幾個靈活自如的方陣,如一堵緩緩移動的銅牆鐵璧,一步步地將攻進來的漢軍士兵碾壓在腳下,將失陷的陣地一寸寸地奪回.

北唐首重軍功,曆代先賢奇才多有投身軍旅.百餘年間,各種攻防體係,戰術,器械,無一不被推敲研究.這一盾牌刀陣並不像普通橫刀方陣那樣威力巨大.如果放在平原野戰上對陣騎兵,極有可能在半個時辰被對手全部踩踏成肉醬.但若是放在襄陽城內結構特異的巷戰上使用,卻有著無與倫比的力量.近三十年來在荊襄地區的數次大戰中,它也曾屢次扮演過至關重要的角色,用累累白骨加冕了輝煌.

被擠壓的漢軍在層層刀光的步步緊逼下沒有絲毫畏懼的意思,源源不斷的後續部隊隨即投入戰鬥.在屍骸累累的陣地上反複爭奪.唐軍後撤的弓箭手在陣地掩體上再次集結施射.密集的箭雨越過正在前方廝殺的雙方士兵,狠狠地紮透了源源不斷的漢軍進攻道路.身強力壯的近戰唐兵從陣地上各個民房小巷裏不斷湧現,像是一根根細不可見的銀針,深深地陷入漢軍的肉中.每一寸土地都因為太過反複的踩踏而完全改變了原本的模樣.

戰鬥到了現在,雙方都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可是漆黑的子夜進行到極致的那一刻.光明已在一步前方.

"替我去問問張重賢,還記不記得十多年前的那一箭,還記不記得臥薪嚐膽的十年歲月!"西漢皇子的臉上依舊沒有太多的表情,仿佛雪藏了千年的冰川,觸摸不及半分溫暖。眉眼處那些連靠近都成為危險的淩厲,帶著不容置疑的驕傲和霸道,撕裂最後的抵抗.

漢軍前沿陣地上,西漢大將張重賢望著前方密密麻麻廝殺在一起的將士,臉上有著毫不掩飾的凝重。

原本以為攻破城門之後,就算不能勢如破竹也是十拿九穩。可是戰鬥的艱難遠遠超過了那個最樂觀的估計。在這個注定會被記住的晚上,李繼業再一次證明了他的當之無愧.如果異地而處,張重賢相信此刻自己的頭顱已經落在了對方的手中。

不過,襄陽城內或許有能征慣戰的將軍?卻還未迎來力挽狂瀾的蓋世英雄!嚴陣以待的北唐軍陣依舊殺機撼動山河,卻顯得愈發薄弱。趙德昭幾乎把天下的精兵都抽往了關中,一個靠重甲步兵起家的一鎮都督手上居然湊不出一個整編的重甲軍。簡直是一個笑話。

"張將軍,都督問你還記不記得十年前的那一箭...”傳令兵努力地使自己的聲音不至於顫抖,畢竟他麵對的是西漢軍中資曆極老的宿將。

"放肆,居然..."

張重賢輕抬了下手,擋住了下屬下一刻將要出口的責罵與傲慢.淡淡地看了一眼身前竭力保持著筆挺站姿,雙腿卻在止不住打顫的傳令軍官.